帐冷衾寒怨阿谁,柳烟花雨总成悲。
怕看春草当窗绿,别后珠帘尽日垂。
塞外马嘶青海月,闺中人动白头悲。
可怜别后庭前柳,一样黄昏带月垂。

【注释】

帐冷衾寒怨阿谁,柳烟花雨总成悲。 帐帘冷、被褥薄,心中怨恨是谁;春日里,花开花落总是令人悲伤的景象。

怕看春草当窗绿,别后珠帘尽日垂。 看到窗外的春草,就担心它长出翠绿的嫩芽,而自己却已经离开他乡;离别后,她终日把门帘拉得紧紧的,就像珍珠帘一样。

塞外马嘶青海月,闺中人动白首悲。 听到塞外的战马奔腾,在月光照耀下,发出一声声凄凉的嘶鸣,而她内心却因白头之悲而无法平静。

可怜别后庭前柳,一样黄昏带月垂。 可惜那曾经陪伴在她身旁的柳树,现在却像往常一样在黄昏时分垂下枝条,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别离的伤感。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和白居易的《和白晓月题半山庵壁》中的第二首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

“帐冷衾寒”一开篇,就营造了一种冷清的氛围。这种环境让人不禁联想到内心的空虚和孤独。接下来,“柳烟花雨总成悲”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色中,诗人却感到无尽的悲伤。这可能是因为离别的原因吧。

“塞外马嘶青海月”一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这里的塞外、青海月等元素,既给人一种雄浑的感觉,又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离愁。而“闺中人动白头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在这里,“闺中人”指的是诗人的爱人,而“白头悲”则表达了她的担忧和不安。她担心自己的头发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白,而心中的思念却永远不会改变。

“可怜别后庭前柳,一样黄昏带月垂”两句更是将主题推向了高潮。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将离别后的孤寂与自然景物相联系。他看着那些曾经陪伴在他身边的柳树,如今也像往常一样在黄昏时分垂下枝条,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他们的分离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