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对蓼,芡对菱。雁弋对鱼罾。齐纨对鲁缟,蜀锦对吴绫。星渐没,日初升。九聘对三征。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贤人视履循规矩,大斧挥斤按准绳。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
谈对吐,谓对称。冉闵对颜曾。侯嬴对伯嚭,祖逖对孙登。抛白纻,宴红绫。胜友对良朋。争名如逐鹿,谋利似趋蝇。仁杰姨惭周不仕,王陵母识汉方兴。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诗吟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
诗句释义:
- 蘋(音“pín”,“苹”)对蓼(音“liǎo”,蓼是一种草),芡(音“qiàn”或“chèn”,一种水生植物)对菱(音“líng”,一种水生植物)。雁弋(音“yì”或“yì”,指捕鱼用的箭)对鱼罾(音“zhēng”)。齐纨(音“jiān”或“wán”,一种丝织品,产自齐国)对鲁缟(音“gòu”)。蜀锦(音“sú”或“jǐn”,一种古代的丝织品)对吴绫(音“líng”)。星渐没(音“mò”或“mò”,“没有”之意),日初升(音“shēng”或“shēng”,“升起”之意)。九聘(音“pìn”,一种多次征召的行为),三征(音“zhēng”,指三次征召)。萧何曾作吏(音“xiāo hé céng zuò jì”,“萧何曾是官吏”,萧何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曾任沛县令、相国等职)贾岛昔为僧(音“jiǎ dào xī wéi sēng”,“贾岛曾是僧人”)。贤人视履循规矩(音“xian rén shì lǚ xún guī jǔ”,“贤人在穿着鞋子时会遵守规则”)大斧挥斤按准绳(音“dà fǔ huī jīn àn zhǔn shéng”,“大斧挥动时像在用斧头一样准确”)。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音“yě dù chūn fēng, rén xǐ chéng cháo yí jiǔ bǎng”,“在野外的渡口吹着春风,人们喜欢乘着潮汐移动船来摆开筵席”);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音“jiāng tiān mù yǔ, kè chóu gé jiàn àn jiāng lún”,“江边的天色已经傍晚,雨滴落在水面上,客人们愁绪笼罩在江面上,对面江岸的渔灯映出他们忧郁的神情”)。
译文:
- 蘋和蓼相对,芡和菱相对。雁弋对鱼罾。齐纨对鲁缟,蜀锦对吴绫。星渐渐消失,太阳刚刚升起。九次征召,三次征召。萧何曾作官,贾岛曾是和尚。贤人走路遵守规矩,大斧砍物非常准确。在郊外的小路上,春风温暖,人们喜欢乘着潮汐移动船来摆开筵席;江天已晚,雨点打在水面上,客人们的愁思被隔在江岸的渔灯中。
- 谈吐对称,冉闵对颜曾。侯嬴对伯嚭,祖逖对孙登。抛下白纻,邀请红绫。良友是知己,竞争如追逐鹿群,谋取私利如苍蝇般微小。仁杰的母亲因为不仕而感到羞愧,王陵的母亲知道汉朝正在兴起。杜甫的诗句表达了穷困的忧愁,他寄居在浣花溪畔,成为工部诗篇的传人;他的诗篇抒发了乱世中的哀痛,令人伤心地感叹右丞的诗篇。
赏析:
-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相互关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山水,也有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诗人提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观点。例如,他认为贤人走路遵守规矩,大斧砍物非常准确,这些都是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他也指出了人们之间的竞争和利益追求往往如同蝇虫般微不足道,提醒人们在追求名利时要有所节制。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它既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也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