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蓉一一的答应着出去了。正遇着方才去冯紫英家请那先生的小子回来了,因回道:“奴才方才到了冯大爷家,拿了老爷的名帖请那先生去。那先生说道:‘方才这里大爷也向我说了。但是今日拜了一天的客,才回到家,此时精神实在不能支持,就是去到府上也不能看脉。’他说等调息一夜,明日务必到府。他又说,他‘医学浅薄,本不敢当此重荐,因我们冯大爷和府上的大人既已如此说了,又不得不去,你先替我回明大人就是了。大人的名帖实不敢当。’仍叫奴才拿回来了。哥儿替奴才回一声儿罢。”贾蓉转身复进去,回了贾珍尤氏的话,方出来叫了来升来,吩咐他预备两日的筵席的话。来升听毕,自去照例料理。不在话下。
且说次日午间,人回道:“请的那张先生来了。”贾珍遂延入大厅坐下。茶毕,方开言道:“昨承冯大爷示知老先生人品学问,又兼深通医学,小弟不胜钦仰之至。”张先生道:“晚生粗鄙下士,本知见浅陋,昨因冯大爷示知,大人家第谦恭下士,又承呼唤,敢不奉命。但毫无实学,倍增颜汗。”贾珍道:“先生何必过谦。就请先生进去看看儿妇,仰仗高明,以释下怀。”
诗句:
译文:
贾蓉答应了一声后就出去了。
注释:
- 贾蓉(Jia Rong):贾家的一名年轻子弟。
- 一一的:连续不断地,一个接一个地。
- 出去:离开。
赏析:
此句描述的是贾蓉在得到命令后,接连不断地答应着走出了房间。这里的“一一”强调了贾蓉的连续动作和应答,表现了他忙碌而又有序的态度。同时,“出去”一词简洁地描绘了他的行动轨迹,为下文铺垫了场景。
正遇着方才去冯紫英家请那先生的小子回来了,因回道:“奴才方才到了冯大爷家,拿了老爷的名帖请那先生去。
译文:
恰好遇到刚从冯紫英家回来,去请那位先生的小子回来了,他回去说:“小的刚才来到冯大爷家里,拿着老爷的名片去请那个先生去了。”
注释:
- 正遇着:恰巧碰到。
- 方才:刚才。
- 去:去某处。
- 冯紫英(Feng Ziying):贾珍的亲家。
- 那先生:指的是被邀请去看病的人。
- 奴才:仆人的自称。
- 名帖:名片,通常用来介绍自己的身份和请求帮助或拜访。
- 请:请求。
赏析:
这里描述了一种意外的相遇。小儿子刚从冯家回来,就因为接到了贾珍的命令,去邀请那位医术高超的先生。这种场景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也让读者感受到贾家对此事的重视。通过小儿子的叙述,我们得知了事情的背景——贾珍希望请到那位先生诊治家中媳妇的疾病,而小儿子正是执行这一任务的人。
他说:“奴才方才到了冯大爷家,拿了老爷的名帖请那先生去。那先生说道:‘方才这里大爷也向我说了。’
译文:
他说:“我刚好到达冯大爷家,拿到了老爷的名片,去请那位先生。那先生回答说:‘刚才这里大爷已经对我说过了。’
注释:
- 拿:取得、取出。
- 老爷的名帖:指的是贾珍的名片。
- 那先生:指的是被邀请去看病的人。
- 那先生说道:指那先生回应的话语。
- 方才这里大爷也向我说了:意思是之前已经有冯紫英告诉过那位先生关于这件事。
赏析:
这句话展示了小儿子接到任务后的行动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节性交流方式。通过对话,我们得知那位先生已经听说了贾珍的邀请,这可能意味着他在处理其他事务的同时,也接受了这个邀请。这种细节描写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但是今日拜了一天的客,才回到家,此时精神实在不能支持,就是去到府上也不能看脉。
译文:
但是今天一整天都在接待客人,直到晚上才回家,此时精神实在无法支撑,即便到了府上也难以诊脉。
注释:
- 但是:转折连词,表示对比或限制。
- 拜了一天的客:一整天都在招待客人。
- 精神实在不能支持:身体疲惫,精神不振。
- 就是:即使……也……。
- 不能看脉:无法给人看病。
- 府上:这里指贾府。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那位先生因为劳累过度而无法继续工作的情况。这不仅仅是对医生职业的描述,也间接表达了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常见现实——为了应酬和社交,人们不得不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这种描写增加了文本的现实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