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幸而宝钗走来,大家谈笑,那林黛玉方不欲睡,自己才放了心。忽听他房中嚷起来,大家侧耳听了一听,林黛玉先笑道:“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
宝玉忙要赶过来,宝钗忙一把拉住道:“你别和你妈妈吵才是,他老糊涂了,倒要让他一步为是。”宝玉道:“我知道了。”说毕走来,只见李嬷嬷拄着拐棍,在当地骂袭人:“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袭人先只道李嬷嬷不过为他躺着生气,少不得分辨说“病了,才出汗,蒙着头,原没看见你老人家”等语。后来只管听他说“哄宝玉”,“妆狐媚”,又说“配小子”等,由不得又愧又委屈,禁不住哭起来。
诗句:
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幸而宝钗走来,大家谈笑,那林黛玉方不欲睡,自己才放了心。忽听他房中嚷起来,大家侧耳听了一听,林黛玉先笑道:“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
译文:
故事发生在《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在这间房里,宝玉向林黛玉讲了一个关于老鼠的笑话,宝钗恰巧进来,讽刺宝玉元宵节忘记了“绿蜡”这个典故。三人在房间里互相讥讽嘲笑。宝玉担心黛玉饭后贪睡,担心夜间会打瞌睡,影响身体的保养。幸运的是,宝钗来了,大家一起谈笑,使得林黛玉不再想睡觉。突然,听到房间内喧哗,大家侧耳倾听,发现是袭人与妈妈在吵架。袭人被妈妈责骂为“忘了本的小娼妇”。宝玉赶来,只见李嬷嬷拄着拐棍,在那里骂袭人。
注释:
- 宝玉:指贾宝玉,《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之一。
- 林黛玉:指林如海的女儿,曹雪芹笔下的女主角之一。
- 李嬷嬷:指贾琏的奶妈,性格直率。
- 袭人:指薛宝钗的贴身女仆,后成为贾环的妻子。
- 绿蜡:古代一种蜡烛名,此处用来形容元宵时的灯火辉煌。
- 耗子精:古代传说中老鼠能化为精怪,故有此戏谑之意。
- 凤姐:指王熙凤,贾府中的一个角色,以聪明能干著称。
- 莺儿:是宝玉的丫鬟之一,擅长唱歌。
- 红娘:古代传说中的媒婆,常用于比喻介绍男女相识的人。
- 宝玉:指贾宝玉,《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之一。
- 黛玉:指林如海的女儿,曹雪芹笔下的女主角之一。
- 贾母:指贾家的祖母,对家中的事务非常关心。
- 晴雯:是贾府中地位较高的丫鬟之一,性格刚烈。
- 紫鹃:是宝玉的侍妾之一,性格温婉。
- 鸳鸯:是贾母的陪嫁丫头,地位尊贵。
- 探春:是贾府中地位较高的女主人之一,性格独立。
- 秦可卿:是贾家的一位重要人物,地位显赫。
- 王仁:是贾家的仆人,性格粗鲁。
- 王仁的儿子:贾家的一个仆人,因不满父亲的粗鲁行为而离开贾家。
- 刘姥姥:是贾府的一位远亲,性格淳朴。
- 张道士:是贾府中的一位道士,经常给贾家带来好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贾府中的日常琐事和家族间的小摩擦,展现了贾府内部的复杂关系和封建礼教下的生活状态。诗中的“耗子精”等戏谑之言,反映了贾府内部对于等级、身份和规矩的严格要求。同时,也展示了贾府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如袭人、李嬷嬷等人的命运波折,以及宝玉、林黛玉等人的情感纠葛。此外,诗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如宝玉对黛玉的担忧、宝钗的及时出现等,都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和情感深度。整首诗歌既体现了《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