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诗句:

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    
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    
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    
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    
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译文:

宝玉:听到这些话后非常高兴,笑着说:“让我放下书,帮你整理一下。”
黛玉:疑惑地问他在说什么书籍。
宝玉:急忙解释,说只是一些经典的书籍。《中庸》、《大学》。
黛玉:笑着调侃他,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让她看看这本书好了。
宝玉:坚持说,如果林姐姐想看的话,他会保密,并表示这书非常值得一看。
黛玉:笑着接受了他的提议。
宝玉:看到她这么喜欢,自己也感到非常高兴和骄傲。
黛玉:笑着回应,觉得他就像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宝玉:自嘲地说自己就是一个多病体弱的人。
黛玉:听后感到有些羞涩和生气,于是反驳说他只是在用语言欺负自己而已。
宝玉:急忙解释,说自己并没有这个意思,而是开玩笑说如果自己被什么东西吃掉的话,会变成一只乌龟。
黛玉:听到这话后更加生气,笑称他是在讽刺自己,就像是一只银样的枪头一样没有用处。
宝玉:听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这样的玩笑很有趣。
黛玉:笑着反击,说自己也可以像他那样,一目十行地阅读。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对话展示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彼此间的幽默和机智。诗中多次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使得对话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展现了两人性格上的互补和和谐。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表达了一种纯真的友谊和美好的爱情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