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正没个开交,忽觉背上击了一下,及回头看时,原来是……且听下回分解。正是:

诗句: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译文:
宝玉一边整理书籍,一边笑着对黛玉说:“快点把这些花埋下吧,别提那个了。”两人便开始收拾落在地上的花儿,刚要掩埋时,忽然听到袭人来叫他。他说:“哪里没有找到呢?就摸到这儿来了。那边的大老爷身体不舒服,姑娘们都过去向他请过安了,老太太让我叫你去呢,快点回去换上衣服去吧。”宝玉听了这些话,急忙拿着书,和黛玉告别,一起回了房间换衣服。
注释:

  1. 笑(xiào) - 微笑、笑颜
  2. 正经 - 确实
  3. “你” - 指袭人
  4. 才 - 刚刚
  5. 大老爷 - 大人物、尊贵的人
  6. 姑娘们 - 众女子
  7. 老太太 - 贾府的最高长辈
  8. 吩咐 - 委托某人做某事
  9. 回去 - 返回原处
  10. 掩埋 - 遮盖、掩盖
  11. 妥协 - 互相让步、和解
  12. 方才 - 刚才
  13. 十二个女孩子 - 指的是《红楼梦》中的十二个戏班里的女孩子们
  14. 素习 - 一向、平素
  15. 林黛玉 - 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16. 自思 - 自己思考
  17. 胡想 - 随意想象
  18. 又后悔 - 再次感到后悔
  19. 侧耳细听 - 侧身倾听
  20. 山子石 - 小石头或特制的石头
  21. 如花美眷 - 形容女子容貌美好如花
  22. 似水流年 - 像流水一样流逝的时光
  23. 良辰美景奈何天 - 美好的时光却让人无奈地度过
  24. 赏心乐事谁家院 - 令人愉悦的事情在哪里发生
  25. 你在幽闺自怜 - 你在幽暗的房间里独自感伤
  26. 细嚼滋味 - 细细品味味道
  27. 水流花谢两无情 - 水流动着,花凋谢了,彼此都显得无情
  28. 你如花美眷 - 你如同美丽的花朵
  29. 似水流年 - 就像流水那样逝去的岁月
  30. 天上人间 - 天上与人间
  31. 凑聚在一处 - 汇聚在一起
  32. 心痴眼落泪 - 心里痴迷,眼中流出泪水
  33. 猛然间 - 突然之间
  34. 袭人 - 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名
  35. “你” - 指袭人
  36. 背脊上 - 背部,比喻背后或背后的地方
  37. 击了一下 - 被袭击或受到攻击
  38. 回过头 - 回过头来看
  39. 原来是… - 其实,原来是…
  40. 林黛玉 - 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41. 黛玉 - 这是林黛玉的名字的另一种写法
  42. 宝钗 - 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名,是另一个女主角
  43. 贾母 - 贾府的老太太,是贾府中的长辈之一
  44. 贾府 - 指贾宝玉家的贵族家庭
  45. 宝玉 - 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男主角之一,贾宝玉的字是“宝玉”
  46. 林黛玉 - 小说《红楼梦》中的另一个女主角,名字来自她的父亲林如海,“黛玉”,意为“翠玉”
  47. 西厢记 - 中国古代戏曲剧本《西厢记》,是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悲剧的戏剧作品
  48. 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 这是一句古诗词,意思是用精妙的言辞和戏剧语言表达情感,让美好的爱情感动人心
    赏析:
    这首《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其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林黛玉作为故事中的女主角,她的情感细腻且复杂,而宝玉则是她的知己。他们之间的对话充满了诗意和情感,展示了他们对彼此深厚的感情。同时,通过对古代戏剧《西厢记》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于爱情的独特见解,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