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贾母,出至外面,人马俱已齐备。刚欲上马,只见贾琏请安回来了,正下马,二人对面,彼此问了两句话。只见旁边转出一个人来,“请宝叔安”。宝玉看时,只见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只好十八九岁,生得着实斯文清秀,倒也十分面善,只是想不起是那一房的,叫什么名字。贾琏笑道:“你怎么发呆,连他也不认得?他是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芸儿。”宝玉笑道:“是了,是了,我怎么就忘了。”因问他母亲好,这会子什么勾当。贾芸指贾琏道:“找二叔说句话。”宝玉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就替你作儿子了?”宝玉笑道:“你今年十几岁了?”贾芸道:“十八岁。”
原来这贾芸最伶俐乖觉,听宝玉这样说,便笑道:“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贾琏笑道:“你听见了?认儿子不是好开交的呢。”说着就进去了。宝玉笑道:“明儿你闲了,只管来找我,别和他们鬼鬼祟祟的。这会子我不得闲儿。明儿你到书房里来,和你说天话儿,我带你园里顽耍去。”说着扳鞍上马,众小厮围随往贾赦这边来。
诗句:
见过贾母,出至外面,人马俱已齐备。
刚欲上马,只见贾琏请安回来了,正下马,二人对面,彼此问了两句话。
只见旁边转出一个人来,“请宝叔安”。
宝玉看时,只见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只好十八九岁,生得着实斯文清秀,倒也十分面善,只是想不起是那一房的,叫什么名字。
贾琏笑道:“你怎么发呆,连他也不认得?他是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芸儿。”
宝玉笑道:“是了,是了,我怎么就忘了。”因问他母亲好,这会子什么勾当。
贾芸指贾琏道:“找二叔说句话。”
宝玉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
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就替你作儿子了?”
宝玉笑道:“你今年十几岁了?”
贾芸道:“十八岁。”
译文:
我见过贾母,出来到外面去,人马都已准备好了。我刚要上马,忽然听到贾琏回来的声音,正下马来,我们两人相对,互相问了两句话。这时旁边有一个人来,“请宝叔安”。宝玉一看,只见这人长得面长脸,身材修长,年龄大约十八九岁左右,长相很是清秀,但一时想不起是哪一家的,叫什么名字。贾琏笑着对我说:“你怎么发呆,连他都不认识?他是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芸儿。”宝玉笑道:“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我怎么就忘了?”于是问我的母亲好,现在有什么事。贾芸指着贾琏说:“去找二伯有事相商。”宝玉笑道:“你倒是越来越出色了,反倒像是我的一个儿子。”贾琏笑道:“真不好意思,你比他大四五岁,怎么就替我做了儿子呢?”宝玉笑道:“你今年多大了?”贾芸答道:“十八岁。”
原来这个人最机灵乖巧,听了宝玉的话,便笑道:“俗话说得好,‘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山高自有顶天立地的人。自从我父亲死了之后,这几年没人管教,如若你不嫌弃我这个笨小子,认我做儿子,就是我的造化。”贾琏笑道:“你听见了吗?认儿子可不是容易的事。”说着就进去了。宝玉笑道:“明儿你有空的时候,只管来找我,别和他们鬼鬼祟祟的。我这一会儿没空。明天你到书房里来,和我聊天,我带你到园子里去玩。”说着扳鞍上马,众小厮围随往贾赦这边来。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宝玉在见到贾母之后,与贾芸相遇并交谈的情景。贾芸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年轻人,他向宝玉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家庭背景。而宝玉则表现出对贾芸的好感和亲切感。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到贾芸的聪明和机智,以及宝玉的善良和宽容。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在封建社会中,人们往往注重家族的声望和地位,因此对于亲戚和邻里之间的交往也有一定的礼节和规矩。然而,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些规矩存在,但人们仍然愿意放下成见,以真诚和友善的态度进行交流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