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蒋玉菡说道:“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说毕,唱道:
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度青春,年正小,配鸾凤,真也着。呀!看天河正高,听谯楼鼓敲,剔银灯同入鸳帏悄。唱毕,饮了门杯,笑道:“这诗词上我倒有限。幸而昨日见了一副对子,可巧只记得这句,幸而席上还有这件东西。”说毕,便干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
众人倒都依了,完令。薛蟠又跳了起来,喧嚷道:“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这席上又没有宝贝,你怎么念起宝贝来?”蒋玉菡怔了,说道:“何曾有宝贝?”薛蟠道:“你还赖呢!你再念来。”蒋玉菡只得又念了一遍。薛蟠道:“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你们不信,只问他。”说毕,指着宝玉。宝玉没好意思起来,说:“薛大哥,你该罚多少?”薛蟠道:“该罚,该罚!”说着拿起酒来,一饮而尽。冯紫英与蒋玉菡等不知原故,云儿便告诉了出来。蒋玉菡忙起身陪罪。众人都道:“不知者不作罪。”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第二十八回的片段,描述的是宝玉和蒋玉菡、薛蟠等人在一次宴会上的对话。
蒋玉菡首先以一首七言诗表达了自己对宝玉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中,“女儿悲”指的是宝玉对黛玉的思念;“女儿愁”指的是宝钗的忧虑;“女儿喜”指的是宝玉对林黛玉的喜悦;“女儿乐”指的是宝玉对林黛玉的快乐。整首诗表达了蒋玉菡对宝玉的情感。
蒋玉菡唱了一首词,歌词中包含了许多与宝玉相关的事物和情境,如“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描绘了宝玉的形象和气质。
薛蟠跳出来,指责蒋玉菡念出“宝贝”这个词,认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词语,暗示着某种不好的预兆。蒋玉菡反驳说,他并没有念出“宝贝”,而是引用了宝玉的话:“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然而,薛蟠仍然坚持要罚蒋玉菡喝酒,甚至拿起酒来一饮而尽,表现出了他的霸道和不讲理。
冯紫英等人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于是告诉了云儿。蒋玉菡得知情况后,急忙起身陪罪,表示自己是无意中说了“宝贝”这个词。众人都表示不知道真相,因此并不追究蒋玉菡的责任。
这首诗通过蒋玉菡、薛蟠和宝玉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他们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同时也反映了《红楼梦》中对于人性的深刻揭示和社会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