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士也笑道:“我拿出盘子来一举两用,却不为化布施,倒要将哥儿的这玉请了下来,托出去给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贾母道:“既这们着,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就带他去瞧了,叫他进来,岂不省事?”张道士道:“老太太不知道,看着小道是八十多岁的人,托老太太的福倒也健壮,二则外面的人多,气味难闻,况是个暑热的天,哥儿受不惯,倘或哥儿受了腌臜气味,倒值多了。”贾母听说,便命宝玉摘下通灵玉来,放在盘内。那张道士兢兢业业的用蟒袱子垫着,捧了出去。

这里贾母与众人各处游玩了一回,方去上楼。只见贾珍回说:“张爷爷送了玉来了。”刚说着,只见张道士捧了盘子,走到跟前笑道:“众人托小道的福,见了哥儿的玉,实在可罕。都没什么敬贺之物,这是他们各人传道的法器,都愿意为敬贺之礼。哥儿便不希罕,只留着在房里顽耍赏人罢。”贾母听说,向盘内看时,只见也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穿宝贯,玉琢金镂,共有三五十件。因说道:“你也胡闹。他们出家人是那里来的,何必这样,这不能收。”张道士笑道:“这是他们一点敬心,小道也不能阻挡。老太太若不留下,岂不叫他们看着小道微薄,不像是门下出身了。”贾母听如此说,方命人接了。宝玉笑道:“老太太,张爷爷既这么说,又推辞不得,我要这个也无用,不如叫小子们捧了这个,跟着我出去散给穷人罢。”贾母笑道:“这倒说的是。”张道士又忙拦道:“哥儿虽要行好,但这些东西虽说不甚希奇,到底也是几件器皿。若给了乞丐,一则与他们无益,二则反倒遭塌了这些东西。要舍给穷人,何不就散钱与他们。”宝玉听说,便命收下,等晚间拿钱施舍罢了。说毕,张道士方退出去。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描写。

第一句: 张道士笑着对贾母说:“我拿出盘子来一举两用,却不为化布施,倒要将哥儿的这玉请了下来,托出去给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

译文: 张道士笑着对贾母说:“我将盘子用来做两种用途,不是为了布施,而是想把宝玉的这块玉拿给远方来的道友们和徒弟们看看。”

关键词: 张道士、宝玉、通灵玉、盘、道友、徒子徒孙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张道士利用手中的盘子,巧妙地将宝玉的通灵玉展示给外界的人,显示出他高超的技艺和心思。同时,也反映了宝玉的通灵玉对于他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是他的宝贝,也是连接他与外界的桥梁。

第二句:贾母道:“既这样着,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就带他去瞧了,叫他进来,岂不省事?”

译文: 贾母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四处奔波呢?带他去看看吧,让他进来不更方便吗?”

关键词: 贾母、张道士、瞧、省事

赏析: 贾母虽然对张道士的行为感到不解,但仍然尊重张道士的决定,认为他这么做是为了方便宝玉。这也反映出贾母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宽容和理解。

第三句:张道士道:“老太太不知道,看着小道是八十多岁的人,托老太太的福倒也健壮,二则外面的人多,气味难闻,况是个暑热的天,哥儿受不惯,倘或哥儿受了腌臜气味,倒值多了。”

译文: 张道士解释道:“老太太您可能不太清楚,看我年岁已大,但身体还健壮,再加上外面的人太多,气味很难闻,更何况现在是炎热的夏天。宝玉如果受不了这些,那就得不偿失了。”

关键词: 张道士、老太太、受不住、腌臜气味

赏析: 张道士的话透露出他对环境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宝玉的关心,担心他因为外部环境而受到不良影响。这种担忧体现了张道士的细心和责任感。

第四句:贾母听说,便命宝玉摘下通灵玉来,放在盘内。那张道士兢兢业业的用蟒袱子垫着,捧了出去。

译文: 贾母听说后,就让宝玉将通灵玉摘下来放在盘子里。张道士则用蟒袱子垫底,小心翼翼地将盘子抱了出去。

关键词: 贾母、宝玉、通灵玉、盘、蟒袱子、兢兢业业

赏析: 这里展示了贾母对宝玉的关爱以及她对细节的关注。通过让宝玉将通灵玉放在盘中,贾母表现出了对宝玉的保护欲。同时,张道士的小心翼翼和兢兢业业也显示了他对宝玉的重视和保护。

第五句:这里贾母与众人各处游玩了一回,方去上楼。只见贾珍回说:“张爷爷送了玉来了。”刚说着,只见张道士捧了盘子,走到跟前笑道:“众人托小道的福,见了哥儿的玉,实在可罕。都没什么敬贺之物,这是他们各人传道的法器,都愿意为敬贺之礼。哥儿便不希罕,只留着在房里顽耍赏人罢。”

译文: 贾母与其他人游览了一番后,便上楼去了。这时,贾珍回来说:“张爷爷送来了玉。”刚说完,张道士便拿着盘子走了过来,笑着说:“大家都托我的福,看到了宝玉的玉,真是太难得了。没有什么东西作为礼物,这些都是他们各自修行的法器,都愿意作为祝贺的礼物。宝玉如果不喜欢的话,可以留下供自己玩乐或者赏人吧。”

关键词: 贾母、贾珍、张道士、法器、玉、敬贺、顽耍、赏人

赏析: 这段描述展现了张道士的智慧和圆滑,他没有直接拒绝宝玉的请求,而是巧妙地用“法器”和“敬贺之礼”来表达他的意思,同时也让宝玉感受到了他的关心和善意。这种对话方式既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第六句:贾母听说,向盘内看时,只见也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穿宝贯,玉琢金镂,共有三五十件。因说道:“你也胡闹。他们出家人是那里来的,何必这样,这不能收。”张道士笑道:“这是他们一点敬心,小道也不能阻挡。老太太若不留下,岂不叫他们看着小道微薄,不像是门下出身了。”

译文: 贾母听到后,便向盘子中看时,发现里面不仅有金璜,还有玉玦,上面刻有“事事如意”和“岁岁平安”。这些都是用珍珠宝石装饰的玉石。贾母感叹地说:“你真是糊涂。他们出家人从哪里来?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东西不能收。”张道士笑着说:“这是他们的一点心意。我也阻止不了。如果不收下这些,岂不是让他们觉得我不够出名,不像是从门里出来的?”

关键词: 贾母、金璜、玉玦、珠穿宝贯、玉琢金镂、胡闹、出家人、敬心、门下出身

赏析: 这段话描绘了贾母对张道士行为的困惑和不满,同时也展示了张道士对宝玉的关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心理变化。

第七句:贾母听如此说,方命人接了。宝玉笑道:“老太太,张爷爷既这么说,又推辞不得,我要这个也无用,不如叫小子们捧了这个,跟着我出去散给穷人罢。”贾母笑道:“这倒说的是。”张道士又忙拦道:“哥儿虽要行好,但这些东西虽说不甚希奇,到底也是几件器皿。若给了乞丐,一则与他们无益,二则反倒遭塌了这些东西。要舍给穷人,何不就散钱与他们。”宝玉听说,便命收下,等晚间拿钱施舍罢了。

译文: 贾母听了这番话后,才让人把东西拿走了。宝玉笑道:“老太太,张爷爷既然这样说,我又无法拒绝,如果给他们,我自己也用不上。不如让孩子们拿去给穷人吧。”贾母笑道:“说得对。” 张道士急忙阻拦说:“哥儿虽然想要做好事,但这些东西虽然不稀奇但还是有几件器皿。如果给了乞丐,对他们并没有好处,反而浪费了这些东西。不如把这些东西换成一些钱送给他们。” 宝玉听了,便命令收下这些东西,等到晚上把钱再施舍给别人。

关键词: 贾母、张道士、哥儿、行好、穷人、器皿、钱

赏析: 这一段描写展示了宝玉和贾母之间的智慧和幽默。面对张道士的建议,宝玉选择了一种更实际的解决方案,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又避免了浪费。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宝玉的机智和善良。同时,这段对话也展现了贾母的慈爱和智慧。她虽然不理解张道士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支持宝玉的选择。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温馨和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