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林黛玉与宝玉角口后,也自后悔,但又无去就他之理,因此日夜闷闷,如有所失。紫鹃度其意,乃劝道:“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黛玉啐道:“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我怎么浮躁了?”紫鹃笑道:“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岂不是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
林黛玉正欲答话,只听院外叫门。紫鹃听了一听,笑道:“这是宝玉的声音,想必是来赔不是来了。”林黛玉听了道:“不许开门!”紫鹃道:“姑娘又不是了。这么热天毒日头地下,晒坏了他如何使得呢!”口里说着,便出去开门,果然是宝玉。一面让他进来,一面笑道:“我只当是宝二爷再不上我们这门了,谁知这会子又来了。”宝玉笑道:“你们把极小的事倒说大了。好好的为什么不来?我便死了,魂也要一日来一百遭。妹妹可大好了?”紫鹃道:“身上病好了,只是心里气不大好。”宝玉笑道:“我晓得有什么气。”一面说着,一面进来,只见林黛玉又在床上哭。
诗句
红楼梦 · 第三十回 ·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话说林黛玉与宝玉角口后,也自后悔,但又无去就他之理,因此日夜闷闷,如有所失。
译文
《红楼梦》第三十回中,有一段描述:
话说林黛玉与宝玉争吵后,她也深感后悔,但又没有与他和解的余地。因此她整日闷闷不乐,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注释
- 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第三十回:指小说中的第三十个章节。
-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这是书中一个著名的情节,描述了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因借扇而产生的误会和相互试探的故事。
-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龄官(原名贾蔷)因为误入大观园而被贾政责罚,后来在大观园里偷偷地划了一道墙以隔开自己和宝玉,但被贾母发现并责备。
赏析
这段描述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情感纠葛。黛玉在争吵后虽然内心感到后悔,但她并没有选择和解,而是持续沉浸在自己的郁闷之中。这里,黛玉的形象展现了她的多愁善感和敏感多疑的性格特点。同时,紫鹃的提醒和宝玉的及时出现都显示了人物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这段描述不仅描绘了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