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林黛玉本不曾哭,听见宝玉来,由不得伤了心,止不住滚下泪来。宝玉笑着走近床来,道:“妹妹身上可大好了?”林黛玉只顾拭泪,并不答应。宝玉因便挨在床沿上坐了,一面笑道:“我知道妹妹不恼我。但只是我不来,叫旁人看着,倒像是咱们又拌了嘴的似的。若等他们来劝咱们,那时节岂不咱们倒觉生分了?不如这会子,你要打要骂,凭着你怎么样,千万别不理我。”说着,又把“好妹妹”叫了几万声。林黛玉心里原是再不理宝玉的,这会子见宝玉说别叫人知道他们拌了嘴就生分了似的这一句话,又可见得比人原亲近,因又撑不住哭道:“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宝玉听了笑道:“你往那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诗句:
1 那林黛玉本不曾哭,听见宝玉来,由不得伤了心,止不住滚下泪来。
- 宝玉笑着走近床来,道:“妹妹身上可大好了?”林黛玉只顾拭泪,并不答应。
- 宝玉因便挨在床沿上坐了,一面笑道:“我知道妹妹不恼我。但只是我不来,叫旁人看着,倒像是咱们又拌了嘴的似的。若等他们来劝咱们,那时节岂不咱们倒觉生分了?不如这会子,你要打要骂,凭着你怎么样,千万别不理我。”说着,又把“好妹妹”叫了几万声。
- 林黛玉心里原是再不理宝玉的,这会子见宝玉说别叫人知道他们拌了嘴就生分了似的这一句话,又可见得比人原亲近,因又撑不住哭道:“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
- 宝玉听了笑道:“你往那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 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译文:
- 林黛玉原本并未落泪,但听闻宝玉前来,不禁心中伤怀,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 宝玉笑着走向床边,询问道:“妹妹,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林黛玉只是低头哭泣,没有回应。
- 宝玉坐在床边,轻声笑道:“我知道你不会生我的气,但我如果不来,让人看见我们又争执了,岂不是显得我们关系疏远?不如这样吧,你现在要是发怒或者生气,随你怎么发泄,千万别不理我。”他继续反复称呼“好妹妹”。
- 林黛玉原本不打算理会宝玉,但在听到宝玉的话后,觉得他似乎很在乎自己,于是她忍不住又哭了起来:“你不要骗我了。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接近你,你也别以为我会听你的。”
- 宝玉听后笑道:“你要去哪里啊?”林黛玉回答:“我要回家。”宝玉笑着接话:“那我就跟你一起走。”林黛玉反驳说:“我宁愿死。”宝玉则回答:“那你死了,我就做和尚。”
- 林黛玉听到宝玉这样说,顿时放下了脸面,好奇地反问:“你是不是快要死了?你家里不是有很多姐妹吗?明天大家都死了,你一个人怎么去做和尚?明天我一定会把这些话告诉别人去评判一番。”
赏析:
《红楼梦》第三十回中,通过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细腻的感情交流展示了两人性格的鲜明对比与情感纠葛。黛玉的敏感与自尊、宝玉的温柔体贴以及他们的互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黛玉初未流泪而宝玉到来后情绪波动,体现了她在感情上的脆弱与依赖;而宝玉对黛玉的关心和理解,则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与关怀。
诗中的对话不仅描绘了二人之间的微妙情感变化,还反映了封建社会背景下男女情感的矛盾与冲突。宝玉试图用幽默来缓和尴尬的气氛,而黛玉的直接反应则揭示了她对宝玉的深情及其对自由恋爱的渴望。最后一段对话更是将矛盾推向高潮,黛玉的坚决拒绝和宝玉的戏谑回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凸显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这段文字通过对话形式生动展现了《红楼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纠葛,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物性格的细腻刻画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