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想,一面又恨认不得这个是谁。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个“蔷”字。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心里却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
诗句翻译:
一面想着,又恨着不能认识这个是谁。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毛蹙起如春山,眼睛颦蹙如秋水,脸薄腰细,袅娜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她而去,只管痴看。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个“蔷”字。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心里却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
关键词注释:
- 宝玉: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贾政的儿子。
- 林黛玉: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要女主角,与宝玉情同手足的知己。
- 蔷:蔷薇花的一种,象征爱情和美好但带刺的事物。
- 金簪:古代妇女常用的发饰之一,常用于绘画或雕刻图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里以金簪在地上绘制花朵的场景。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对花儿的喜爱及内心的忧愁。她似乎在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心中的某种情感。诗中的“蔷”字反复出现,可能代表着女子内心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变化。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含蓄、深沉的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