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轿出大门,这一条街上,东一边合面设列着宁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西一边合面设列着荣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屏退不从此过。一时来至荣府,也是大门正厅直开到底。如今便不在暖阁下轿了,过了大厅,便转弯向西,至贾母这边正厅上下轿。众人围随同至贾母正室之中,亦是锦裀绣屏,焕然一新。当地火盆内焚着松柏香,百合草。贾母归了坐,老嬷嬷来回:“老太太们来行礼。”贾母忙又起身要迎,只见两三个老妯娌已进来了。大家挽手,笑了一回,让了一回。吃茶去后,贾母只送至内仪门便回来,归正坐。贾敬贾赦等领诸子弟进来。贾母笑道:“一年价难为你们,不行礼罢。”一面说着,一面男一起,女一起,一起一起俱行过了礼。左右两旁设下交椅,然后又按长幼挨次归坐受礼。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皆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第五十三回中描述了宁国府和荣国府的除夕祭宗祠和元宵开夜宴的场景。

诗句

  1. 轿出大门,这一条街上,东一边合面设列着宁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西一边合面设列着荣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屏退不从此过。
  • 关键词:轿(轿出大门)、仪仗执事乐器(仪仗)、东边、西边、行人(屏退不)
  • 注释:宁国公和荣国公分别设立了各自的仪仗队伍在街道两侧,吸引了众多行人避让。
  1. 一时来至荣府,也是大门正厅直开到底。
  • 关键词:荣府、大门正厅、直开到底
  • 注释:荣府的大门宽敞,直达正厅,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1. 如今便不在暖阁下轿了,过了大厅,便转弯向西,至贾母这边正厅上下轿。
  • 关键词:便、暖阁、下轿、转弯、西、贾母
  • 注释:在暖阁下车后直接进入大厅,然后向西转至贾母所在的正厅,体现了礼仪的规范。
  1. 众人围随同至贾母正室之中,亦是锦裀绣屏,焕然一新。
  • 关键词:众、围随、正室、锦裀绣屏、焕然一新
  • 注释:众人围绕着贾母坐在华丽的室内,感受到了新的舒适。
  1. 当地火盆内焚着松柏香,百合草。
  • 关键词:当地、火盆、松柏香、百合草
  • 注释:在室内点上松柏香和百合草,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1. 贾母归了坐,老嬷嬷来回:“老太太们来行礼。”
  • 关键词:贾母、归了坐、老嬷嬷、行礼
  • 注释:贾母回到了座位上,老嬷嬷来回传达“老太太们来行礼”的消息。
  1. 只见两三个老妯娌已进来了。
  • 关键词:只见、两三个、老妯娌、进来
  • 注释:几位年纪较大的妯娌已经进入了场景。
  1. 大家挽手,笑了一回,让了一回。
  • 关键词:大家、挽手、笑了一回、让了一回
  • 注释:家人之间互相挽着手,笑着交谈,轮流让座。
  1. 吃茶去后,贾母只送至内仪门便回来,归正坐。
  • 关键词:吃茶去、内仪门、回来、归正坐
  • 注释:吃完茶后,贾母送客人到内仪门后就回到座位。
  1. 男一起,女一起,一起一起俱行过了礼。
  • 关键词:男、女、一起、过了礼
  • 注释:男女双方一起行礼,共同完成了礼节。
  1. 左右两旁设下交椅,然后又按长幼挨次归坐受礼。
  • 关键词:左右、两旁、设下交椅、长幼挨次归坐受礼
  • 注释:设置椅子供人就座,依照年龄大小进行座位安排以完成礼制。
  1. 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 关键词:两府、男妇小厮丫鬟、差役、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
  • 注释:两府的男女仆从和小厮按照差役等级完成了礼毕之后领取赏钱和礼品,开始享用宴会。
  1. 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
  • 关键词:男东女西、归坐、献酒、汤、果、糕
  • 注释:宾客按照性别分别坐在东侧和西侧,献上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和如意糕等传统美食。

赏析

这一节描述的是贾府在春节期间的盛况。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反映了贾府的繁荣与尊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庭对长辈的尊敬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