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又有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是第五十三回中的一段。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
- 注释:在贾母的花厅里,共布置了十多张筵席。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贾府中的重要场合——贾母的寿宴。通过“共摆了”表达了宴会的规模之大,而“十来席”则说明了参加宴会的人多,场面热闹。
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
- 注释:每一个座位旁边都设有一个小几,小几上放置着三件物品:一个是炉子,用于烧水;另一个是瓶子,里面装有液体;还有一个是香炉,用来燃烧香料。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古代宴会上的礼节与仪式感,体现了贾府的富贵与庄重。同时,“焚着御赐百合宫香”也暗示了宴会的尊贵和皇室的气息。
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
- 注释:还有八寸来长的、四五寸宽的、二三寸高的用山石和青苔装饰的小盆栽,都是新鲜的花卉。
- 赏析:这句话进一步丰富了宴会的环境,通过小盆景和鲜花,为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寓意着吉祥和生机勃勃。
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
- 注释:还有一个小洋漆制成的茶盘,里面摆放着旧窑茶杯和十锦小茶吊,茶水里泡着上等的名茶。
- 赏析:这句话再次强调了宴会的精致与高雅,茶盘和名茶的摆放展示了主人的品味和对客人的尊重。
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
- 注释:整个装饰都是用紫檀木雕刻而成,镶嵌着大红纱透绣的花卉和草书诗词的璎珞。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贾府的奢华与富丽堂皇,紫檀木象征着尊贵,大红纱透绣的花卉和草书诗词的璎珞则展现了贾府的文化气息与艺术品味。
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又有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
- 注释:这位名叫慧娘的姑苏女子原本就擅长书画,只是偶尔会用针线绣一些玩艺儿作为消遣,并不是用来出售的物品。她所绣的花卉图案都是模仿唐、宋、元、明各个时期名家的作品,因此她的刺绣作品既有雅致的风格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贾府收藏了她的许多绣品,但由于她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至今无法再得到一件完整的作品。现在,即使有些世家豪门收藏了她绣品,也会珍藏而不用。一些文人学士因为珍惜“慧绣”的美丽而称赞它,认为这种绣法太过巧妙,因此决定将“绣”字去掉,改为“纹”字。如果找到一件真正的“慧纹”,那么它的价格将是无价的。贾府中只有一两幅这样的艺术品,之前被送进宫中的两幅已经进了上房,现在还剩下一副十六扇的璎珞,贾母非常珍爱,不放在待客的陈设中,而是留在自己的房间里欣赏。此外,还有一些旧窑小瓶中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贾府环境的细致描述和对人物性格、行为的赞美,展现了贾府的繁荣和贾母的慈爱。同时,通过对比“慧娘”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她们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