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有人说:“二奶奶打发平姑娘说话来了。”赵姨娘听说,方把口止住。只见平儿进来,赵姨娘忙陪笑让坐,又忙问:“你奶奶好些?我正要瞧去,就只没得空儿。”李纨见平儿进来,因问他来做什么。平儿笑道:“奶奶说,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恐怕奶奶和姑娘不知有旧例,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夺着,再添些也使得。”探春早已拭去泪痕,忙说道:“又好好的添什么,谁又是二十四个月养下来的?不然也是那出兵放马背着主子逃出命来过的人不成?你主子真个倒巧,叫我开了例,他做好人,拿着太太不心疼的钱,乐的做人情。你告诉他,我不敢添减,混出主意。他添他施恩,等他好了出来,爱怎么添了去。”平儿一来时已明白了对半,今听这一番话,越发会意,见探春有怒色,便不敢以往日喜乐之时相待,只一边垂手默侍。
诗句:
**译文:**
突然听到有人叫道:“二奶奶派平姑娘过来了。” 赵姨娘一听,才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这时平儿进来了,赵姨娘忙笑着请她坐下,又急忙问道:“你奶奶身体怎么样?我本想来看她,可就是抽不出时间。” 李纨见平儿进来了,便询问她来访的原因。 平儿笑着说:“奶奶说了,赵姨奶奶的兄弟去世了,恐怕你们不知道旧时的规定,按照常规,应当是二十两银子。现在请您斟酌一下,再增加一些也可以。” 探春听了这些话后,立刻擦去了脸上的泪水,急忙回应道:“为什么要加这么多呢?难道我们养了二十四个月吗?如果是因为打仗或者骑马逃难的话,那么那些人不就是背着主人逃出性命的人吗?您的主人真是巧妙啊!他让我开了这个先例,却还假装做好事,用这样不心疼的钱去做人情。您告诉他,我不敢增减,随便应付。他随意给我施舍恩惠,等他好了之后,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平儿一来就明白了对半分的意思,现在听了这一番话,更加会意,见到探春愤怒的神情,便不敢像以往那样高兴地对待她了,只是一边垂手静静侍候在一旁。”`
注释:
- 诗句中的“忽听”表示听到了某个消息或呼唤。”有人说”: 表示有人在说话,而这个人可能是在传达某个信息或指示。
- “二奶奶”:通常指的是贾母的第二个女儿,此处指贾琏的正妻王夫人。”打发”:是指派人去某处传达信息或任务。”平姑娘”:可能是指贾府中地位较高的一位年轻女性,可能是贾琏或其亲戚的女儿。”说话”:这里特指派人来传达某些信息或指令。
- “赵姨娘”:是贾赦的妾室之一,与贾政、贾珍等人关系复杂。”方把口止住”:意味着赵姨娘在听到某人说话时,立即停下来不再继续交谈。
- “平儿进来”:表明贾府中有人被派遣来向赵姨娘传达信息。”忙陪笑”:赵姨娘为了表达礼貌,不得不勉强地笑着迎接平儿。”让坐”:表示尊敬地请对方坐下。”忙问”:赵姨娘急忙询问接下来的内容。”你奶奶怎么样”:询问对方的近况。”我正要瞧去”:表示原本打算去看看对方的情况。”就只没得空儿”:因为某些原因无法抽出时间。
- “李纨见平儿进来”:李纨,即李纹,是贾珠的妻子,贾宝玉的姨妈。”因问他来做什么”:询问平儿来的目的是什么。”笑道”:表示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回答。”说”:”说”是平儿传达的信息内容。”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指出赵姨母有一个亲属已经去世。”恐怕”:表示担心或不确定。”若照常例”:根据以往的规定。”只得二十两”:这是按照规定应该给予的金额。”如今请姑娘裁夺着”:现在需要由探春来决定是否要增加一些。”混出主意”:表示需要商量出一个折衷的办法。”他添他施恩”:表示对方希望获得更多的照顾。”等他好了出来”:希望对方能恢复健康。”爱怎么添了去”:表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决定。
- “探春早已拭去泪痕”:表明探春因为某些事情而感到悲伤或愤怒,流泪并擦拭了眼泪。”忙说道”:表示探春迅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或情绪。”又好好的添什么”:表示对于额外的要求表示不满或反对。”谁又是二十四个月养下来的”:暗示有人故意制造矛盾,利用他人的困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然也是那出兵放马背着主子…“:表示有人背地里做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导致了别人的困境。”你主子真个倒巧”:表示对方的主人非常聪明或狡猾。”叫我开了例”:表示有人打破了以前的规矩或惯例。”他做好人”:表示对方表面上表现出善良的样子。”拿着太太不心疼的钱”:表示对方使用了很多不该花费的资金。”乐的做人情”:表示对方乐于做出这样的行为来讨好别人。”你告诉他,我不敢添减,…“:表示探春在这件事上没有决策权,只能等待别人来指示或处理。”他施恩,等他…爱怎么添了去”:表示对方有权决定如何处理这些额外的要求,但探春对此无能为力。
- “平儿一来时已明白了对半”:表明平儿在听到赵姨娘的诉说之后,已经知道了她的意图和目的。”今听这一番话…益会意…见探春有怒色”:表示平儿理解了当前的情况和人物之间的紧张关系。”便不敢以往日喜乐之时相待…只一边垂手默侍”:表示平儿不再像往常那样轻松愉快地对待他人,而是保持沉默和恭敬的态度。
赏析:
本诗描述了王熙凤(贾琏之妻)接到平儿的消息后的反应。平儿代表王熙凤前来告知赵姨娘,她的兄弟不幸逝世,按照旧例,应支付二十两作为慰问费。赵姨娘虽然感到惊讶并试图拒绝,但最终接受了这个提议。然而,赵姨娘对额外要求的提出显得有些过分,这引发了探春的强烈反对,认为赵姨娘过于贪婪且不体贴。通过这段描写,展现了王熙凤和探春的性格特点以及对金钱和情感态度的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