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媳妇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宝玉进来。四人一见,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是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了京了呢。”一面说,一面都上来拉他的手,问长问短。宝玉忙也笑问好。贾母笑道:“比你们的长的如何?”李纨等笑道:“四位妈妈才一说,可知是模样相仿了。”贾母笑道:“那有这样巧事?大家子孩子们再养的娇嫩,除了脸上有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样的齐整。这也没有什么怪处。”四人笑道:“如今看来,模样是一样。据老太太说,淘气也一样。我们看来,这位哥儿性情却比我们的好些。”贾母忙问:“怎见得?”四人笑道:“方才我们拉哥儿的手说话便知。我们那一个只说我们糊涂,慢说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依。所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四人未说完,李纨姊妹等禁不住都失声笑出来。贾母也笑道:“我们这会子也打发人去见了你们宝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强忍耐一时。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四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话正是。虽然我们宝玉淘气古怪,有时见了人客,规矩礼数更比大人有礼。所以无人见了不爱,只说为什么还打他。殊不知他在家里无法无天,大人想不到的话偏会说,想不到的事他偏要行,所以老爷太太恨的无法。就是弄性,也是小孩子的常情,胡乱花费,这也是公子哥儿的常情,怕上学,也是小孩子的常情,都还治的过来。第一,天生下来这一种刁钻古怪的脾气,如何使得。”一语未了,人回:“太太回来了。”王夫人进来问过安。他四人请了安,大概说了两句。贾母便命歇歇去。王夫人亲捧过茶,方退出。四人告辞了贾母,便往王夫人处来。说了一会家务,打发他们回去,不必细说。
诗句:
众媳妇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宝玉进来。
四人一见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不进府来。
一面说一面都上来拉他的手问长问短,宝玉忙也笑问好。
贾母笑道:“比你们的长的如何?”李纨等笑道“模样相仿”,贾母笑道:“那有这样巧事?大家子孩子们再养的娇嫩。”
四人笑道“模样是一样,据老太太说淘气也一样”,贾母忙问“怎见得?”四人笑道“方才我们拉哥儿的手说话便知。我们那一个只说我们糊涂,慢说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依。所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
四人未说完李纨姊妹等禁不住都失声笑出来。贾母也笑道:“我们这会子也打发人去见了你们宝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强忍耐一时。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
译文:
敏探春兴办利益清除旧弊,时宝钗小恩大义保全大体。
众媳妇听了急忙离开,片刻之后围住了宝玉进来。
四人一见忙起身笑着打招呼,吓了一大跳,若是不进府来怎么办。
一边说着话一边拉着他的手问候,宝玉也忙笑着打招呼。
贾母笑道:“比你们长的如何?”李纨等人笑道“模样相仿”,贾母笑道“那有这样巧事?大家子孩子们再养的娇嫩”。
四人笑道“模样是一样,据老太太说淘气也一样”,贾母忙问“怎见得?”四人笑道“方才我们拉哥儿的手说话便知。我们那一个只说我们糊涂,慢说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依。所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
四人未说完李纨姊妹等禁不住都失声笑出来。贾母也笑道“我们这会子也打发人去见了你们宝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强忍耐一时。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
赏析: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主要描绘了宝玉和他的四位姐妹(探春、宝钗、李纨、迎春)以及她们的母亲王夫人之间的互动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宝玉性格中的顽皮和聪明,以及他在家族中的不同寻常之处。
从诗句内容来看,首先描述了宝玉与家人的互动,尤其是与其他几位女性的关系。诗中提到的“小惠”指的是王夫人对家中女性的关怀与照顾,而“全大体”则表达了王夫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的公正和周到。接着,诗中提到了其他几位姐妹对宝玉的态度,她们虽然认为宝玉有些顽皮和古怪,但同时也表现出对他的关心和包容。
最后一句“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揭示了宝玉性格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在面对外人时会展现出一种规矩和礼仪。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他的成熟和稳重,也反映了他对待家庭的责任感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对话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贾府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社会地位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