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蓉见家中诸事已妥,连忙赶至寺中,回明贾珍。于是连夜分派各项执事人役,并预备一切应用幡杠等物。择于初四日卯时请灵柩进城,一面使人知会诸位亲友。是日,丧仪焜耀,宾客如云,自铁槛寺至宁府,夹路看的何止数万人。内中有嗟叹的,也有羡慕的,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说是“丧礼与其奢易莫若俭戚”的,一路纷纷议论不一。至未申时方到,将灵柩停放在正堂之内。供奠举哀已毕,亲友渐次散回,只剩族中人分理迎宾送客等事。近亲只有邢大舅相伴未去。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籍草枕块,恨苦居丧。人散后,仍乘空寻他小姨子们厮混。宝玉亦每日在宁府穿孝,至晚人散,方回园里。凤姐身体未愈,虽不能时常在此,或遇开坛诵经亲友上祭之日,亦扎挣过来,相帮尤氏料理。
诗句翻译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话说贾蓉见家中诸事已妥,连忙赶至寺中,回明贾珍。于是连夜分派各项执事人役,并预备一切应用幡杠等物。择于初四日卯时请灵柩进城,一面使人知会诸位亲友。是日,丧仪焜耀,宾客如云,自铁槛寺至宁府,夹路看的何止数万人。内中有嗟叹的,也有羡慕的,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说是“丧礼与其奢易莫若俭戚”的,一路纷纷议论不一。至未申时方到,将灵柩停放在正堂之内。供奠举哀已毕,亲友渐次散回,只剩族中人分理迎宾送客等事。近亲只有邢大舅相伴未去。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籍草枕块,恨苦居丧。人散后,仍乘空寻他小姨子们厮混。宝玉亦每日在宁府穿孝,至晚人散,方回园里。凤姐身体未愈,虽不能时常在此,或遇开坛诵经亲友上祭之日,亦扎挣过来,相帮尤氏料理。
译文
话说贾蓉看到家中的一切事务都已经妥当,他立刻赶到寺庙里,回去告诉贾珍。然后他赶紧安排了各种仪式和仆人,还准备了所有必要的旗杆和其他物品,选择在初四日早晨开始举行葬礼。同时他也派人通知了所有的亲戚和朋友。这一天,葬礼的场面十分壮观,前来参加的人络绎不绝,从铁槛寺一直到宁国府,一路上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观看。这其中有人表示同情,也有人对这种奢侈的葬礼表示不满;还有一类人认为“与其过于奢侈不如节俭一些”。这些言论让葬礼的气氛变得有些复杂。直到傍晚时分才结束了葬礼,把灵枢送到了主宅的正厅。完成了祭祀之后,亲戚朋友们逐渐散去,只剩下贾家的亲属们负责迎接来宾和处理客人的事宜。其中,只有邢大舅一直陪伴着小姨子们没有离开。贾珍和贾蓉因为礼仪的原因,只能席地而坐,靠草垫和枕头来休息,感到十分难过。人们一走完,他们仍然趁机找机会和自己的表妹们调笑玩耍。宝玉也每天都穿着孝服在贾府哀悼,直到晚上人们散去,他才会回到自己住的院子。凤姐的身体状况尚未完全康复,虽然不能经常在这里,但有时在有亲朋好友前来吊唁或者进行宗教仪式的时候,她也会勉强过来帮忙照顾尤氏。
赏析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的“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这一情节,描绘了贾蓉和贾珍等人在处理家族丧事时的困境和情感纠葛。通过精细的描述和丰富的细节,展现了贾家内部的复杂关系和不同性格人物之间的互动。贾蓉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他的轻佻和不羁与家族的传统规矩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贾珍等人则表现出了更为保守和严肃的一面。此外,该章节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对于丧礼的重视以及人们在面对重大变故时的不同反应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