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拔籰子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而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描写,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人在春天里放风筝的场景。下面是诗句及其译文和注释: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
- 译文:这些小女孩子听说要放风筝,都急切地七手八脚,争先恐后地拿出一个美人形状的风筝。
- 注释:这里指的是贾府的丫鬟们因为喜欢放风筝而纷纷准备风筝的场景。
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拔籰子的。
- 译文:有些女孩子搬来高凳子,有的女孩用绳子捆扎着风筝的尾巴,有的则用籰子(一种工具)拔动风筝线。
- 注释:籰子是一种用来拔动风筝线的工具,通过用力拉扯使风筝上升或下降。
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
- 译文:宝钗和其他几位女性站在院子里,命令女仆们在室外空旷的地方放风筝。
- 注释:这个句子描述了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和其他几位女性对放风筝活动的期待和参与。
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
- 译文:宝琴笑着说道:“这个风筝不好看,比不上三姐姐的那个软翅膀大凤凰好看。”
- 注释:宝琴在这里提到了自己看到其他姐妹的风筝,并评价其比自己的好看。
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
- 译文:宝钗笑着回应说:“确实如此。”然后她转过头对翠墨说道:“把你的风筝拿出来也放放。”
-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宝钗对妹妹们的关心和帮助,希望她们也能体验到放风筝的乐趣。
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
- 译文:翠墨笑着,真的也取来了那个风筝。
- 注释:这里展示了翠墨乐于帮忙的性格特征。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
- 译文:宝玉又开始兴奋起来,于是派了一个女仆出去,说:“把昨天赖大娘送我的那条大鱼取来吧。”那个女仆半天之后空手回来,笑着说:“晴姑娘昨天放飞了那条鱼。”
- 注释:这里的“晴姑娘”指贾宝玉的表妹金钏儿。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 译文:宝玉说:“我还没有试过放风筝呢。”探春笑着说:“反正是让你放飞失败带来晦气了。”
-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探春对宝玉放飞风筝的担忧和幽默。
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
- 译文:宝玉说:“好吧。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吧。”一个女仆去了,跟几个仆人一起扛来了一个人形风筝和一根绳子,说道:“袭姑娘说,昨天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个是一个林大娘刚送来的,就放这一个吧。”
- 注释:这里的“袭姑娘”指的是王夫人的侄女,即王熙凤。“林大娘”可能是指林黛玉的母亲林如海。
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
- 译文:宝玉仔细一看,只见这个美人风筝做得非常精致。心里非常高兴,就命令放它。此时探春的风筝也已经取来了,翠墨和几个小女孩儿在那边山坡上已经放了它们。宝琴也让人拿回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风筝。薛宝钗也很高兴,拿了一只连着七个大雁的风筝都放了。只有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宝玉责怪丫鬟们不会放,自己费了很大劲才把它放起来,但是很快就掉下来了。急得宝玉头上冒汗,大家都笑了起来。
- 注释:这里的“大雁”指的是风筝上的图案或者装饰,象征着吉祥和好运。
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
- 译文:林黛玉笑着说:“那是因为线太长了,换别人来打一下线就会好一些。”
- 注释:这句话表明黛玉认为风筝之所以飞不起来是因为线太长了,需要别人重新修整一下线。
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而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 译文:宝玉一边叫人拿线来修理线,一边又拿一个风筝继续放。大家都抬头仰望天空,那些风筝都在半空中飘舞。
- 注释:这里的“仰面而看”意味着大家抬头看着天空中飞翔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