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贾珍近因居丧,每不得游顽旷荡,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因说:“白白的只管乱射,终无裨益,不但不能长进,而且坏了式样,必须立个罚约,赌个利物,大家才有勉力之心。”因此在天香楼下箭道内立了鹄子,皆约定每日早饭后来射鹄子。贾珍不肯出名,便命贾蓉作局家。这些来的皆系世袭公子,人人家道丰富,且都在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荡纨裤。因此大家议定,每日轮流作晚饭之主,—-每日来射,不便独扰贾蓉一人之意。于是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好烹炮。不到半月工夫,贾赦贾政听见这般,不知就里,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况在武荫之属。两处遂也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于饭后过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

诗句

1-4: 贾珍因居丧,不能游顽旷荡,也不得观优闻乐作遣。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因说:“白白的只管乱射,终无裨益,不但不能长进,而且坏了式样,必须立个罚约,赌个利物,大家才有勉力之心。”

5-6: 因此大家议定,每日轮流作晚饭之主,——每日来射,不便独扰贾蓉一人之意。于是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好烹炮。

7-8: 不到半月工夫,贾赦贾政听见这般,不知就里,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况在武荫之属。两处遂也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于饭后过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

译文

贾珍因为守孝(守丧)期间不能随意游玩或观看娱乐活动,感到无聊至极,便想出了一个新的消遣方式:每天邀请各家族的兄弟和富有的亲朋好友来比试射箭技巧。他提出一个建议:大家可以随便射击,但是不能有所成效,这既不能提升技艺,反而破坏了规矩。因此,他提议设立一项规则:如果有人输了比赛,就必须拿出一些财物作为赌注,这样大家都会更有动力去练习。

于是,他开始组织这个活动,每天中午时分,大家聚在一起射箭。贾珍不想要自己的名头,所以让贾蓉来充当裁判。参加的人都是世袭的贵族公子,他们都很富有,也都还很年轻,喜欢斗鸡走狗、评花问柳的闲散生活。为了确保大家都能遵守规则,他们决定轮流担任晚餐的主人,也就是每天都来射箭,避免只麻烦贾蓉一个人。

他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会宰杀猪牛羊,准备美味的食物。这些活动就像临潼斗宝一样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在展示自己的厨艺。

贾赦和贾政听说后,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他们认为文治固然重要,但武事也应该学习。于是他们命令贾环、贾琮、宝玉和贾兰等人在饭后过来跟贾珍一起练习射箭,这样大家才能回去继续享受美食。

注释

  1. 贾珍: 指贾政的儿子贾琏的弟弟,为人聪明而善于享乐。

  2. 破闷之法: 一种寻找乐趣的方法或方法。

  3. 世袭公子: 指那些通过家族世袭继承爵位的贵族青年子弟。

  4. 临潼斗宝: 古代传说中的一场盛大的斗宝活动,形容场面热闹非凡。

  5. 武荫之属:武荫指的是武官的封地或官职,这里的“属”表示隶属或者相关联的人员。

  6. 文既误矣: “文”可能是指文化知识或者文治方面的成就,这里指文治方面已经出现错误。

  7. 武事当亦该习: 意思是武艺训练也是应该学习的。

  8. 贾政: 是贾母的长子,贾宝玉的父亲。他在书中是个严肃的官员形象,对家族事务十分关注。

  9. 贾环、贾琮等: 指贾宝玉的堂兄弟贾环、贾琮等年轻贵族子弟。

  10. 贾兰: 是贾宝玉的堂妹贾元春的女儿,小名探春,与宝玉关系亲密。

赏析

这段文字生动描绘了贾府中一个贵族家庭为了消磨时间而采取的一项有趣的社交活动——“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这个场景不仅展现了贾府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下人们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期待。同时,通过对贾珍的刻画,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善于享乐的一面,以及他对这一活动的积极推动和组织能力。此外,文中还体现了当时贵族子弟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在社交活动中所追求的精神享受和文化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