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间犹是哽咽,心上还是乱跳,枕头上已经湿透,肩背身心,但觉冰冷。想了一回,“父亲死得久了,与宝玉尚未放定,这是从那里说起?”又想梦中光景,无倚无靠,再真把宝玉死了,那可怎么样好!一时痛定思痛,神魂俱乱。又哭了一回,遍身微微的出了一点儿汗,扎挣起来,把外罩大袄脱了,叫紫鹃盖好了被窝,又躺下去。翻来复去,那里睡得着。只听得外面淅淅飒飒,又像风声,又像雨声。又停了一会子,又听得远远的吆呼声儿,却是紫鹃已在那里睡着,鼻息出入之声。自己扎挣着爬起来,围着被坐了一会。觉得窗缝里透进一缕凉风来,吹得寒毛直竖,便又躺下。正要朦胧睡去,听得竹枝上不知有多少家雀儿的声儿,啾啾唧唧,叫个不住。那窗上的纸,隔着屉子,渐渐的透进清光来。

诗句

喉间犹是哽咽,心上还是乱跳,枕头上已经湿透,肩背身心,但觉冰冷。想了一回,“父亲死得久了,与宝玉尚未放定,这是从那里说起?”又想梦中光景,无倚无靠,再真把宝玉死了,那可怎么样好!一时痛定思痛,神魂俱乱。又哭了一回,遍身微微的出了一点儿汗,扎挣起来,把外罩大袄脱了,叫紫鹃盖好了被窝,又躺下去。翻来复去,那里睡得着。只听得外面淅淅飒飒,又像风声,又像雨声。又停了一会子,又听得远远的吆呼声儿,却是紫鹃已在那里睡着,鼻息出入之声。自己扎挣着爬起来,围着被坐了一会。觉得窗缝里透进一缕凉风来,吹得寒毛直竖,便又躺下。正要朦胧睡去,听得竹枝上不知有多少家雀儿的声儿,啾啾唧唧,叫个不住。那窗上的纸,隔着屉子,渐渐的透进清光来。

译文

我喉咙间依然哽咽,心中仍然怦怦跳动;枕头上已是泪水浸湿,肩膀和身体感到冰凉。我想了一下,“父亲去世已经很久了,我还没有和宝玉正式订婚,这要从哪里说起呢?”我再次想起梦中的情景,没有依靠和支撑,如果真的让宝玉死去,那该怎么办才好!痛苦过后思考,使我心神不定。我又哭了一次,身体微微出汗,挣扎着坐起来,把外面的大袄脱掉,叫紫鹃盖上被子。然后又躺下去。翻了几次也睡不着。只听到外面风声飒飒,又有雨声的声音。过了一阵子,又听到远处有车马的吆喝声,原来是紫鹃已经睡着了,她呼吸均匀的声音。我挣扎着起身,围上被子坐了一会儿。感觉到窗户缝隙里有一股凉爽的风,吹得我的毛发直立。我再次躺下。正要进入朦胧的睡眠,听到竹子上不知道有多少麻雀在啼叫,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透过窗户的纸片,透过屉子,渐渐透进一些光线进来。

注释

  1. 喉间犹是哽咽:喉咙里仍然感觉哽咽难咽。
  2. 心上还是乱跳:心里仍然非常紧张不安。
  3. 枕头上已经湿透:枕巾已经被泪水打湿。
  4. 肩背身心,但觉冰冷:感受到身体的僵硬和寒冷。
  5. 想了一回:回想了一下。
  6. 父亲死得久了:指贾政(贾宝玉的父亲)已过世很久。
  7. 与宝玉尚未放定:还未决定和宝玉的婚姻关系。
  8. 是从头说起:从现在要开始谈论。
  9. 梦中光景:梦境中的虚幻景象,指贾宝玉即将离世的情境。
  10. 无倚无靠:没有任何支持和依靠。
  11. 再真把宝玉死了,那可怎么样好:想象如果宝玉真的离世,会有多么难以承受。
  12. 痛定思痛:悲痛之后反思自己的错误。
  13. 又哭了一回:再次哭泣。
  14. 遍身微微出了一点儿汗:身体上微微地出了些汗。
  15. 扎挣着爬起来:挣扎着起来。
  16. 围着被坐了一会:围上被子坐着一段时间。
  17. 窗缝里透进一缕凉风来:窗户的缝隙中透进一丝清凉的微风。
  18. 风吹得寒毛直竖:微风吹动时使毛发直立。
  19. 便又躺下:于是再次躺下。
  20. 正要朦胧睡去:正准备朦朦胧胧地入睡。
  21. 听得竹枝上不知有多少家雀儿的声儿:听到竹林中不知有多少鸟儿在鸣叫。
  22. 那窗上的纸,隔着屉子,渐渐的透进清光来:透过窗户纸上,透过屉子,逐渐透进了清新的光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深夜的沉思和感受。诗中通过描写诗人的悲伤、恐惧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波动的场景。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如“竹枝”和“家雀”,这些自然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效果。此外,诗中还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爱情和家庭责任的思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无常。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