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日宝玉本来穿着一裹圆的皮袄在家歇息,因见花开,只管出来看一回,赏一回,叹一回,爱一回的,心中无数悲喜离合,都弄到这株花上去了。忽然听说贾母要来,便去换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一件元狐腿外褂,出来迎接贾母。匆匆穿换,未将通灵宝玉挂上。及至后来贾母去了,仍旧换衣。袭人见宝玉脖子上没有挂着,便问:“那块玉呢?”宝玉道:“才刚忙乱换衣,摘下来放在炕桌上,我没有带。”袭人回看桌上并没有玉,便向各处找寻,踪影全无,吓得袭人满身冷汗。宝玉道:“不用着急,少不得在屋里的。问他们就知道了。”袭人当作麝月等藏起吓他顽,便向麝月等笑着说道:“小蹄子们,顽呢到底有个顽法。把这件东西藏在那里了?别真弄丢了,那可就大家活不成了。”麝月等都正色道:“这是那里的话!顽是顽笑是笑,这个事非同儿戏,你可别混说。你自己昏了心了,想想罢,想想搁在那里了。这会子又混赖人了。”袭人见他这般光景,不像是顽话,便着急道:“皇天菩萨小祖宗,到底你摆在那里去了?”宝玉道:“我记得明明放在炕桌上的,你们到底找啊。”袭人、麝月、秋纹等也不敢叫人知道,大家偷偷儿的各处搜寻。闹了大半天,毫无影响,甚至翻箱倒笼,实在没处去找,便疑到方才这些人进来,不知谁捡了去了。袭人说道:“进来的谁不知道这玉是性命似的东西呢,谁敢捡了去呢。你们好歹先别声张,快到各处问去。若有姐妹们捡着吓我们顽呢,你们给他磕头要了回来;若是小丫头偷了去,问出来也不回上头,不论把什么送给他换了出来都使得的。这可不是小事,真要丢了这个,比丢了宝二爷的还利害呢。”麝月秋纹刚要往外走,袭人又赶出来嘱咐道:“头里在这里吃饭的倒先别问去,找不成再惹出些风波来,更不好了。”麝月等依言分头各处追问,人人不晓,个个惊疑。麝月等回来,俱目瞪口呆,面面相窥。宝玉也吓怔了。袭人急的只是干哭。找是没处找,回又不敢回,怡红院里的人吓得个个像木雕泥塑一般。
诗句:
译文:
那天,宝玉因为看到花儿盛开而兴奋不已,他出门欣赏了一会儿,感叹了一番,最后把心爱的通灵宝玉忘在了花园中。突然听到贾母要来了,他便匆忙换上了一件狐腋箭袖和一件羽绒外褂去迎接。由于匆忙间忘了挂上自己的通灵宝玉,到了贾母到来的时候,宝玉还在忙着更换衣服。当贾母走后,宝玉才想起忘记挂上自己的通灵宝玉。这时,袭人发现宝玉脖子上不见了通灵宝玉,于是询问宝玉,却得知自己忘记了挂上。袭人急忙查看宝玉的衣帽间,但找不到宝玉的通灵宝玉,于是非常担心。为了找到通灵宝玉,她们开始四处寻找。经过一番折腾,最终在一处角落里发现了宝玉的通灵宝玉。然而,就在她们准备归还通灵宝玉时,却发现有人已经将通灵宝玉拿走了。
注释:
- 皮袄(皮袄): 一种用皮革制作的保暖衣物。
- 花儿盛开: 形容春天花朵盛开的景象。
- 海棠: 一种花卉名,常在春季盛开。
- 失(遗失)宝玉: 失去或丢失了宝玉的意思。
- 通灵: 指通灵宝玉。即能够与主人心灵相通的神奇玉石。
- 奇祸: 指的是意外的危险或不幸的事情。
- 贾母 (Jia Ju):古代对年老妇女的一种尊称。
- 狐腋箭袖: 这是描述衣服的款式或材质。具体描述可能因人而异,此处根据上下文推测为一种带有狐狸羽毛装饰的短外衣。
- 狐腿外褂: 这是一种长及脚踝的外衫。
- 麝月: 红楼梦中的一名角色。
- 小蹄子们(小丫鬟们):指年轻的女子们。
- 皇天菩萨:佛教用语,意为天上的神明或菩萨。这里比喻贾母。
- 性命似的东西: 指极其珍贵或重要的物品。
- 性命: 生命或安全。
- 木雕泥塑: 指被雕刻成木乃伊或泥塑的艺术品。形容非常呆滞或僵硬的状态。
- 声张: 指公开宣称或张扬。
- 各处追问: 到处询问。
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宝玉对家中海棠花的喜爱及其因疏忽而引发的一连串事件。通过对宝玉行为的描述,以及他的心理状态和周围人的互动反应,生动展现了宝玉性格中的可爱、纯真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贾家的日常生活场景和人物关系。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和冲突,充分体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