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

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行人至,音信迟,讼宜和,婚再议。看完也不甚明白。大了道:“奶奶大喜。这一签巧得很,奶奶自幼在这里长大,何曾回南京去了。如今老爷放了外任,或者接家眷来,顺便还家,奶奶可不是‘衣锦还乡’了?”一面说,一面抄了个签经交与丫头。凤姐也半疑半信的。大了摆了斋来,凤姐只动了一动,放下了要走,又给了香银。大了苦留不住,只得让他走了。凤姐回至家中,见了贾母王夫人等,问起签来,命人一解,都欢喜非常,“或者老爷果有此心,咱们走一趟也好。”凤姐儿见人人这么说,也就信了。不在话下。

却说宝玉这一日正睡午觉,醒来不见宝钗,正要问时,只见宝钗进来。宝玉问道:“那里去了?半日不见。”宝钗笑道:“我给凤姐姐瞧一回签。”宝玉听说,便问是怎么样的。宝钗把签帖念了一回,又道:“家中人人都说好的。据我看,这‘衣锦还乡’四字里头还有原故,后来再瞧罢了。”宝玉道:“你又多疑了,妄解圣意。‘衣锦还乡’四字从古至今都知道是好的,今儿你又偏生看出缘故来了。依你说,这‘衣锦还乡’还有什么别的解说?”宝钗正要解说,只见王夫人那边打发丫头过来请二奶奶。宝钗立刻过去。未知何事,下回分解。

【诗句】

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

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行人至,音信迟,讼宜和,婚再议。

【译文】
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年了,今天终于带着锦绣荣光回到家里。
就像蜜蜂采集百花酿制蜂蜜那样,人们辛勤劳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谁而付出辛劳,又是为了谁而获得甜美?
路上的人来了,消息却迟迟不到,法律案件应该和解,婚姻大事再次商议。

【注释】

  1. 去国离乡二十年: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年。
  2. 衣锦还乡: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
  3. 蜂采百花成蜜后:比喻人们辛勤工作、努力劳动。
  4. 为谁辛苦为谁甜:指人们在劳动中可能得到甜蜜的结果(或收获),也可能面临艰辛和困难。
  5. 行人至,音信迟:路上的行人来了,但消息却迟迟不到。
  6. 讼宜和:法律案件应该和解。
  7. 婚再议:婚姻大事再次商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场景进行改编,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回家途中意外得到神签的故事。从“去国离乡二十年”开始,引出了主人公归家的期待与喜悦。随后通过对比宝钗和黛玉的态度,展示了宝玉对宝钗的信任以及黛玉对此事的疑虑。最后通过王夫人的召唤,暗示着接下来将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整体上,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体现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不同走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