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香菱得放,且说金桂母亲心虚事实,还想辩赖。薛姨妈等你言我语,反要他儿子偿还金桂之命。正然吵嚷,贾琏在外嚷说:“不用多说了,快收拾停当,刑部老爷就到了。”此时惟有夏家母子着忙,想来总要吃亏的,不得已反求薛姨妈道:“千不是万不是,终是我死的女孩儿不长进,这也是自作自受。若是刑部相验,到底府上脸面不好看。求亲家太太息了这件事罢。”宝钗道:“那可使不得,已经报了,怎么能息呢。”周瑞家的等人大家做好做歹的劝说:“若要息事,除非夏亲家太太自己出去拦验,我们不提长短罢了。”贾琏在外也将他儿子吓住,他情愿迎到刑部具结拦验。众人依允。薛姨妈命人买棺成殓。不提。
且说贾雨村升了京兆府尹兼管税务,一日出都查勘开垦地亩,路过知机县,到了急流津。正要渡过彼岸,因待人夫,暂且停轿。只见村旁有一座小庙,墙壁坍颓,露出几株古松,倒也苍老。雨村下轿,闲步进庙,但见庙内神像金身脱落,殿宇歪斜,旁有断碣,字迹模糊,也看不明白。意欲行至后殿,只见一翠柏下荫着一间茅庐,庐中有一个道士合眼打坐。雨村走近看时,面貌甚熟,想着倒像在那里见来的,一时再想不出来。从人便欲吆喝。雨村止住,徐步向前叫一声:“老道。”那道士双眼微启,微微的笑道:“贵官何事?”雨村便道:“本府出都查勘事件,路过此地,见老道静修自得,想来道行深通,意欲冒昧请教。”那道人说:“来自有地,去自有方。”雨村知是有些来历的,便长揖请问:“老道从何处修来,在此结庐?此庙何名?庙中共有几人?或欲真修,岂无名山;或欲结缘,何不通衢?”那道人道:“葫芦尚可安身,何必名山结舍。庙名久隐,断碣犹存。形影相随,何须修募。岂似那‘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之辈耶!”
诗句: 夏家母子忙得团团转,薛姨妈着急要和解。贾雨村路过知机县,意外发现一座破庙里的道士。
译文: 夏氏母子急得团团转,薛姨妈急忙想要和解。贾雨村经过知机县,偶然发现了那座庙宇,里面有一个老道士在打坐。
注释: 本句中的“夏家”指的是小说人物夏金桂的家族,“母子”代指夏金桂的母亲及她的儿子。“薛姨妈”为薛蟠的母亲,这里她是被夏金桂所烦扰的对象。贾雨村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身份是京兆府尹兼管税务。“打坐”是指道士修行的一种方式,此处描绘了道士宁静的生活状态与环境。
赏析: 本段通过描述夏家母子的焦虑状态以及贾雨村的无意邂逅,引出后续的情节,即贾雨村对庙宇中道士的好奇和探询。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预示着接下来的冲突和解决过程。同时,它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普通人面对权力和家族纷争时的矛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