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还要讲出不搬去的理,王夫人打发人来说:“琏二奶奶咽了气了。所有的人多过去了,请二爷二奶奶就过去。”宝玉听了,也掌不住跺脚要哭。宝钗虽也悲戚,恐宝玉伤心,便说:“有在这里哭的,不如到那边哭去。”
于是两人一直到凤姐那里。只见好些人围着哭呢。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宝玉也拉着贾琏的手大哭起来。贾琏也重新哭泣。平儿等因见无人劝解,只得含悲上来劝止了。众人都悲哀不止。贾琏此时手足无措,叫人传了赖大来,叫他办理丧事。自己回明了贾政去,然后行事。但是手头不济,诸事拮据,又想起凤姐素日来的好处,更加悲哭不已,又见巧姐哭的死去活来,越发伤心。哭到天明,即刻打发人去请他大舅子王仁过来。那王仁自从王子腾死后,王子胜又是无能的人,任他胡为,已闹的六亲不和。今知妹子死了,只得赶着过来哭了一场。见这里诸事将就,心下便不舒服,说:“我妹妹在你家辛辛苦苦当了好几年家,也没有什么错处,你们家该认真的发送发送才是。怎么这时候诸事还没有齐备!”贾琏本与王仁不睦,见他说些混帐话,知他不懂的什么,也不大理他。王仁便叫了他外甥女儿巧姐过来说:“你娘在时,本来办事不周到,只知道一味的奉承老太太,把我们的人都不大看在眼里。外甥女儿,你也大了,看见我曾经沾染过你们没有!如今你娘死了,诸事要听着舅舅的话。你母亲娘家的亲戚就是我和你二舅舅了。你父亲的为人我也早知道的了,只有重别人,那年什么尤姨娘死了,我虽不在京,听见人说花了好些银子。如今你娘死了,你父亲倒是这样的将就办去吗!你也不快些劝劝你父亲。”巧姐道:“我父亲巴不得要好看,只是如今比不得从前了。现在手里没钱,所以诸事省些是有的。”王仁道:“你的东西还少么!”巧姐儿道:“旧年抄去,何尝还了呢。”王仁道:“你也这样说。我听见老太太又给了好些东西,你该拿出来。”巧姐又不好说父亲用去,只推不知道。王仁便道:“哦,我知道了,不过是你要留着做嫁妆罢咧。”巧姐听了,不敢回言,只气得哽噎难鸣的哭起来了。平儿生气说道:“舅老爷有话,等我们二爷进来再说,姑娘这么点年纪,他懂的什么。”王仁道:“你们是巴不得二奶奶死了,你们就好为王了。我并不要什么,好看些也是你们的脸面。”说着,赌气坐着。巧姐满怀的不舒服,心想:“我父亲并不是没情,我妈妈在时舅舅不知拿了多少东西去,如今说得这样干净。”于是便不大瞧得起他舅舅了。岂知王仁心里想来,他妹妹不知攒积了多少,虽说抄了家,那屋里的银子还怕少吗。“必是怕我来缠他们,所以也帮着这么说,这小东西儿也是不中用的。”从此王仁也嫌了巧姐儿了。
这首诗是《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四回中的一段,描绘了贾琏和王熙凤在凤姐去世后的哀痛场景。
诗句释义:
- “宝玉还要讲出不搬去的理”,宝玉(贾宝玉)还想要解释为什么不愿意搬走。
- “王夫人打发人来说:‘琏二奶奶咽了气了。所有的人多过去了,请二爷二奶奶就过去。’”王夫人派人来通知宝玉,王熙凤已经去世。
- “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宝钗(薛宝钗)来到凤姐的床边,发现凤姐已经去世。
- “宝玉也拉着贾琏的手大哭起来。”宝玉和贾琏(贾琏)一起哭。
- “平儿等因见无人劝解,只得含悲上来劝止了。”平儿和其他人都因无人劝解而感到悲哀,只能含泪劝止众人。
- “众人都悲哀不止。”大家悲伤得无法自拔。
- “贾琏此时手足无措,叫人传了赖大来”,贾琏因为悲痛而手足无措,派人去叫赖大来处理丧事事宜。
- “自己回明了贾政去,然后行事。”贾琏回到贾政处报告情况后才开始处理丧事。
- “但是手头不济,诸事拮据”,尽管贾琏尽力处理丧事,但由于资金紧张,很多事情进展不顺。
- “又想起凤姐素日来的好处”,贾琏回想起以前王熙凤的好。
- “更加悲哭不已”,贾琏因为王熙凤的去世而更加悲伤地哭泣。
- “哭到天明,即刻打发人去请他大舅子王仁过来。”贾琏哭到天亮,立即派人去邀请王仁。
- “那王仁自从王子腾死后,王子胜又是无能的人,任他胡为,已闹的六亲不和。今知妹子死了,只得赶着过来哭了一场。”王仁自从失去了王子胜的照顾后,变得无能,但得知妹妹去世后,他决定过来悼念。
- “见这里诸事将就,心下便不舒服,说:‘我妹妹在你家辛辛苦苦当了好几年家,也没有什么错处,你们家该认真的发送发送才是。怎么这时候诸事还没有齐备!’”王仁看着家中的事情没有准备妥当,心中感到不满,认为他们应该认真对待此事。
- “巧姐道:‘我父亲巴不得要好看,只是如今比不得从前了。现在手里没钱,所以诸事省些是有的。’”巧姐(王熙凤的女儿王凤姐)表示虽然父亲希望她能过得好,但是现在经济状况不佳,需要节省开支。
- “王仁道:‘你的东西还少么!’巧姐儿道:‘旧年抄去,何尝还了呢。’”王仁询问巧姐是否还有财产。巧姐回应说她曾经被抄没过,但没有归还。
- “王仁道:‘哦,我知道了,不过是你要留着做嫁妆罢咧。’巧姐听了,不敢回言,只气得哽噎难鸣的哭起来了。”王仁猜测巧姐可能打算将财产留给女儿作为嫁妆,这让巧姐感到非常尴尬和愤怒,以至于哽咽难以说话。
- “平儿生气说道:‘舅老爷有话,等我们二爷进来再说,姑娘这么点年纪,他懂的什么。’”平儿认为王仁的话有些不妥,建议等贾琏回来后再讨论。
- “王仁道:‘你们是巴不得二奶奶死了,你们就好为王了。我并不要什么,好看些也是你们的脸面。’说着,赌气坐着。”王仁认为自己并不需要这些财物,只是觉得这样做对贾家有利。
译文及注释:
- 诗句: “宝玉还要讲出不搬去的理,王夫人打发人来说:‘琏二奶奶咽了气了。所有的人多过去了,请二爷二奶奶就过去。’”
- 译文: 宝玉还想解释为什么不想搬走。
- 注释: 王夫人派人告知宝玉,王熙凤已经去世,并让宝玉和其他人过去。
- 诗句: “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 译文: 宝钗来到凤姐床边时看到凤姐已经去世,非常悲伤。
- 注释: 王熙凤去世的消息让宝钗感到非常悲痛。
- 诗句: “宝玉也拉着贾琏的手大哭起来。”
- 译文: 宝玉和贾琏都因为悲痛而哭泣。
- 注释: 贾琏和宝玉都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
- 诗句: “平儿等因见无人劝解,只得含悲上来劝止了。”
- 译文: 由于没有人劝阻,平儿和其他人都感到悲伤,只能忍住泪水劝说。
- 注释: 没有人能够缓解他们的悲伤。
- 诗句: “众人都悲哀不止。”
- 译文: 所有人都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
- 注释: 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中。
- 诗句: “贾琏此时手足无措,叫人传了赖大来,叫他办理丧事事宜。”
- 译文: 贾琏因为悲痛而手足无措,派人去找赖大。
- 注释: 贾琏正在努力应对突如其来的悲伤事件。
- 诗句: “自己回明了贾政去,然后行事。”
- 译文: 贾琏向贾政报告情况后开始处理丧事。
- 注释: 贾琏开始处理丧事事宜。
- 诗句: “但是手头不济,诸事拮据”。
- 译文: 尽管贾琏尽力处理丧事,但由于资金紧张,很多事情进展不顺。
- 注释: 资金不足导致很多事情难以进行。
- 诗句: “又想起凤姐素日来的好处”。
- 译文: 贾琏再次想起王熙凤的好。
- 注释: 贾琏回忆起与王熙凤共度的美好时光。
- 诗句: “更加悲哭不已。”
- 译文: 贾琏因为王熙凤的去世而更加悲伤地哭泣。
- 注释: 王熙凤的去世使贾琏更加悲痛。
- 诗句: “哭到天明,即刻打发人去请他大舅子王仁过来。”
- 译文: 贾琏哭泣到了天亮,立刻派人去邀请王仁。
- 注释: 为了解决家中的问题,贾琏决定寻求王仁的帮助。
- 诗句: “那王仁自从王子腾死后,王子胜又是无能的人,任他胡为,已闹的六亲不和。今知妹子死了,只得赶着过来哭了一场。”
- 译文: 王仁自从失去了王子胜的照顾后,变得无能,但他得知妹妹去世后,他决定过来悼念。
- 注释: 王仁原本与王子胜关系疏远,但在得知妹妹去世的消息后,他决定前来悼念。
- 诗句: “见这里诸事将就,心下便不舒服,说:‘我妹妹在你家辛辛苦苦当了好几年家,也没有什么错处,你们家该认真的发送发送才是。怎么这时候诸事还没有齐备!’”
- 译文: 王仁看到家里的事情没有做好,心里很不满。
- 注释: 王仁对家中的事务没有妥善处理感到不满。
- 诗句: “巧姐道:‘我父亲巴不得要好看,只是如今比不得从前了。现在手里没钱,所以诸事省些是有的。’”
- 译文: 巧姐(王熙凤的女儿)回应说自己的父亲希望她能过得好,但现在经济困难。
- 注释: 巧姐担心如果继续奢侈生活将会面临更多问题。
- 诗句: “王仁道:‘你的东西还少么!’巧姐儿道:‘旧年抄去,何尝还了呢。’”
- 译文: 王仁询问巧姐是否还有财产。
- 注释: 王仁怀疑巧姐是否有剩余的财物。
- 诗句: “王仁道:‘哦,我知道了,不过是你要留着做嫁妆罢咧。’巧姐听了,不敢回言,只气得哽噎难鸣的哭起来了。”
- 译文: 王仁认为巧姐可能打算把财产留给女儿作为嫁妆。
- 注释: 听到王仁的话,巧姐感到非常尴尬和愤怒,以至于哽咽难以说话。
- 诗句: “平儿生气说道:‘舅老爷有话,等我们二爷进来再说,姑娘这么点年纪,他懂的什么。’”
- 译文: 平儿认为王仁的话有点不妥,建议等贾琏回来后再讨论。
- 注释: 平儿认为王仁的话有些不妥,建议等到贾琏回来后再说。
- 诗句: “王仁道:‘你们是巴不得二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