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门上横书四个大字道“福善祸淫”。又有一副对子,大书云: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

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宝玉看了,心下想道:“原来如此。我倒要问问因果来去的事了。”这么一想,只见鸳鸯站在那里招手儿叫他。宝玉想道:“我走了半日,原不曾出园子,怎么改了样子了呢?”赶着要和鸳鸯说话,岂知一转眼便不见了,心里不免疑惑起来。走到鸳鸯站的地方儿,乃是一溜配殿,各处都有匾额。宝玉无心去看,只向鸳鸯立的所在奔去。见那一间配殿的门半掩半开,宝玉也不敢造次进去,心里正要问那和尚一声,回过头来,和尚早已不见了。宝玉恍惚,见那殿宇巍峨,绝非大观园景像。便立住脚,抬头看那匾额上写道:“引觉情痴”。两边写的对联道:

诗句

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
门上横书四个大字道“福善祸淫”。
又有一副对子,大书云: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
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译文

真假之间,真的胜过了假的;有无之中,存在即是非不存在。
绕过牌坊后,便可见一座宏伟的建筑。
这座建筑的门匾上写着四个大字:“福善祸淫”。
还有一副对联,上面写明了:
对于过去的将来,不要以为智慧和善良能够改变,
对于前因的后果,必须知道亲近不会相遇。


注释

  1. 真假之间,真的胜过了假的:这句话表达了一个哲学观点,即在真伪、好坏之间,真实的事物通常优于虚假的事物。
  2. 有无之中,存在即是非不存在:这里表达的是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存在的就是存在(Being is what it is),而非不存在(Being is not non-being)。
  3. 引觉情痴:这可能是对某种情感或精神状态的描述,暗示着通过引导情感可以使人陷入某种痴迷状态。
  4. 福善祸淫:这句话反映了佛教中关于因果报应的观念,认为行善得福,作恶招祸。
  5.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这里的“过去未来”指的是时间的两端,“莫谓智贤能打破”可能是指智慧或道德高尚的人也不能改变既定的历史规律或命运。
  6. 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这句话强调了因果关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与亲人和朋友的关系,因为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

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对真实与虚假、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以及对因果报应和人生态度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的一种描述,更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