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和尚也不言语,赶来拉着贾琏就跑。贾琏只得跟着到了前头,赶着告诉贾政。贾政听了喜欢,即找和尚施礼叩谢。和尚还了礼坐下。贾琏心下狐疑:“必是要了银子才走。”贾政细看那和尚,又非前次见的,便问:“宝刹何方?法师大号?这玉是那里得的?怎么小儿一见便会活过来呢?”那和尚微微笑道:“我也不知道,只要拿一万银子来就完了。”贾政见这和尚粗鲁,也不敢得罪,便说:“有。”和尚道:“有便快拿来罢,我要走了。”贾政道:“略请少坐,待我进内瞧瞧。”和尚道:“你去快出来才好。”
贾政果然进去,也不及告诉便走到宝玉炕前。宝玉见是父亲来,欲要爬起,因身子虚弱起不来。王夫人按着说道:“不要动。”宝玉笑着拿这玉给贾政瞧道:“宝玉来了。”贾政略略一看,知道此事有些根源,也不细看,便和王夫人道:“宝玉好过来了。这赏银怎么样?”王夫人道:“尽着我所有的折变了给他就是了。”宝玉道:“只怕这和尚不是要银子的罢。”贾政点头道:“我也看来古怪,但是他口口声声的要银子。”王夫人道:“老爷出去先款留着他再说。”贾政出来,宝玉便嚷饿了,喝了一碗粥,还说要饭。婆子们果然取了饭来,王夫人还不敢给他吃。宝玉说:“不妨的,我已经好了。”便爬着吃了一碗,渐渐的神气果然好过来了,便要坐起来。麝月上去轻轻的扶起,因心里喜欢,忘了情说道:“真是宝贝,才看见了一会儿就好了。亏的当初没有砸破。”宝玉听了这话,神色一变,把玉一撂,身子往后一仰。未知死活,下回分解。
【诗句】:
那和尚也不言语,赶来拉着贾琏就跑。贾琏只得跟着到了前头,赶着告诉贾政。贾政听了喜欢,即找和尚施礼叩谢。和尚还了礼坐下。贾琏心下狐疑:“必是要了银子才走。”
【译文】:
那和尚没有说话,就拉起贾琏就跑。贾琏只好紧随其后,赶到前面告知贾政。贾政听后非常高兴,立刻去找和尚表示感谢。和尚还礼后坐下。贾琏心里疑惑,认为这必定是因为他给了和尚钱,和尚才会离去。
【注释】:
- 诗句中的“那和尚”指的是贾政遇到的一个僧人。
- “赶来拉着贾琏就跑”说明这个僧人非常急切地想离开。
- “贾琏只得跟着到了前头”表明贾琏不得不跟随着僧人前往某个地方。
- “赶着告诉贾政”暗示贾琏急于将发生的事情告诉贾政。
- “贾政听了喜欢”表明贾政对僧人表示的感谢感到高兴。
- “那玉是那里得的?怎么小儿一见便会活过来呢?”这是贾政问和尚关于那块宝玉的事情。
- “微微笑道”和“我也不知”反映了僧人回答时的轻松和神秘感。
- “有便快拿来罢,我要走了”表明僧人催促贾政快点交出银子。
- “略请少坐,待我进内瞧瞧”说明贾政邀请和尚稍作停留并进入内室查看。
- “我也看来古怪”表达了贾政对僧人行为感到困惑和好奇。
- “只怕这和尚不是要银子的罢”和“老爷出去先款留着他再说”显示了贾政对和尚的真实目的有所怀疑。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贾政偶然遇到一个僧人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首先,我们看到了一个紧张的场面,一个僧人突然带着贾琏跑,让贾琏去通知贾政。接着,贾政在看到和尚后感到非常高兴,并对和尚表示感谢。然而,贾琏却觉得和尚的行为有些奇怪,似乎他是因为得到了银两才离开的。最后,当贾政进入房间查看时,发现原来这个和尚是为了一块宝玉而来的。整首诗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和对事件的层层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