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宝玉更糊涂了,甚至于饭食不进,大家着急起来。恰又忙着脱孝,家中无人,又叫了贾芸来照应大夫。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一日又当脱孝来家,王夫人亲身又看宝玉,见宝玉人事不醒,急得众人手足无措。一面哭着,一面告诉贾政说:“大夫回了,不肯下药,只好预备后事。”贾政叹气连连,只得亲自看视,见其光景果然不好,便又叫贾琏办去。贾琏不敢违拗,只得叫人料理。手头又短,正在为难,只见一个人跑进来说:“二爷,不好了,又有饥荒来了。”贾琏不知何事,这一唬非同小可,瞪着眼说道:“什么事?”那小厮道:“门上来了一个和尚,手里拿着二爷的这块丢的玉,说要一万赏银。”贾琏照脸啐道:“我打量什么事,这样慌张。前番那假的你不知道么!就是真的,现在人要死了,要这玉做什么!”小厮道:“奴才也说了,那和尚说给他银子就好了。”又听着外头嚷进来说:“这和尚撒野,各自跑进来了,众人拦他拦不住。”贾琏道:“那里有这样怪事,你们还不快打出去呢。”正闹着,贾政听见了,也没了主意了。里头又哭出来说:“宝二爷不好了!”贾政益发着急。只见那和尚嚷道:“要命拿银子来!”贾政忽然想起,头里宝玉的病是和尚治好的,这会子和尚来,或者有救星。但是这玉倘或是真,他要起银子来怎么样呢?想了一想,姑且不管他,果真人好了再说。

诗句

  1. 过了几天,宝玉更糊涂了,甚至于饭食不进,大家着急起来。
  2. 恰又忙着脱孝,家中无人,又叫了贾芸来照应大夫。
  3. 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
  4. 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5. 一日又当脱孝来家,王夫人亲身又看宝玉,见宝玉人事不醒,急得众人手足无措。
  6. 一面哭着,一面告诉贾政说:“大夫回了,不肯下药,只好预备后事。”
  7. 贾政叹气连连,只得亲自看视,见其光景果然不好,便又叫贾琏办去。
  8. 贾琏不敢违拗,只得叫人料理。手头又短,正在为难,只见一个人跑进来说:“二爷,不好了,又有饥荒来了。”
  9. 贾琏不知何事,这一唬非同小可,瞪着眼说道:“什么事?”
  10. 那小厮道:“门上来了一个和尚,手里拿着二爷的这块丢的玉,说要一万赏银。”
  11. 贾琏照脸啐道:“我打量什么事,这样慌张。前番那假的你不知道么!就是真的,现在人要死了,要这玉做什么!”
  12. 小厮道:“奴才也说了,那和尚说给他银子就好了。”
  13. 又听着外头嚷进来说:“这和尚撒野,各自跑进来了,众人拦他拦不住。”
  14. 贾琏道:“那里有这样怪事,你们还不快打出去呢。”
  15. 正闹着,贾政听见了,也没了主意了。里头又哭出来说:“宝二爷不好了!”
  16. 贾政益发着急。
  17. 只见那和尚嚷道:“要命拿银子来!”
  18. 贾政忽然想起,头里宝玉的病是和尚治好的,这会子和尚来,或者有救星。
  19. 但是这玉倘或是真,他要起银子来怎么样呢?想了一想,姑且不管他,果真人好了再说。

译文
过了几天,宝玉变得更加糊涂,连吃饭都吃不下,家里的人都急坏了。恰好这个时候需要办理丧礼,家里没有其他人了,于是又请来了贾芸来协助处理事务。贾琏家中也没有其他人了,就请来王仁帮忙管理日常事务。巧姐儿因为日夜哭泣而生病,荣府因此又乱作一团。一天又轮到宝玉参加丧礼,王夫人亲自去看他,发现宝玉人事不省,急得大家手足无措。王夫人一边哭一边告诉贾政:“大夫已经回话说,不给药方,我们只能准备后事。”贾政接连叹气,无奈之下只能亲自前来探望。见到宝玉的情况确实不好,他就让贾琏处理这件事情。贾琏害怕惹麻烦,只好找人来帮忙打理。但是手头又紧张,就在此时,有人跑来报告:“二爷,不好了,又有灾祸来临!”贾琏听了一头雾水,问道:“什么事?”那人回答:“一个和尚拿着你的那块玉,说要给一万两银子。”贾琏立刻把和尚训斥一顿:“我以为是什么大事,这么慌张。上次那是假的,难道你这次是真的?现在人都快要死了,还要那玉干什么?”小厮又说:“我也跟您说过了,那个和尚说要给他一些钱。”又听到外面有人大喊:“这和尚太嚣张了,大家都拦不住他。”贾琏气急败坏地喊道:“哪有这样的事,你们赶紧把他赶走!”正在混乱之际,贾政听到了这个消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突然听到外面有个声音喊:“宝二爷不行了!”贾政更加着急。这时和尚大声喊道:“要是人没了就给我一万两白银!”贾政恍然大悟,想到之前宝玉的病确实是由这个和尚治愈的,现在既然和尚来了,或许真有大难临头。但是如果宝玉真的活下来了怎么办?想到这里,贾政决定先不急着管他的事情。如果真的有人能救活宝玉,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注释

  • 过了几天:几天之后。
  • 更糊涂:更加糊涂。
  • 饭食不进:饮食不进。
  • 大家着急: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
  • 脱孝:丧服已尽。
  • 王夫人亲看宝玉:王夫人亲自来看宝玉的情况。
  • 二爷的这块丢的玉:指的是宝玉丢失的那块玉。
  • 要命拿银子来:要命啊,快点给我银子。
  • 姑且不管他:暂且不去管他(宝玉的事情)。
  • 果真人好了再说:如果宝玉真的好了,以后再谈这件事。

赏析
这首《红楼梦》中的插曲描绘了贾府因宝玉病情加重而发生的混乱和焦虑。文中通过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和情绪变化,展现了贾府上下对宝玉病情的担忧、焦急与无奈。同时,通过对和尚的出现及其要求的描绘,反映了贾府在困境中寻求外援的心理和期待。整个情节紧凑,情感丰富,既体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也展示了贾府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