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王夫人因为惜春定要绞发出家,尤氏不能拦阻,看着惜春的样子是若不依他必要自尽的,虽然昼夜着人看着,终非常事,便告诉了贾政。贾政叹气跺脚,只说:“东府里不知干了什么,闹到如此地位。”叫了贾蓉来说了一顿,叫他去和他母亲说,认真劝解劝解。“若是必要这样,就不是我们家的姑娘了。”岂知尤氏不劝还好,一劝了更要寻死,说:“做了女孩儿终不能在家一辈子的,若像二姐姐一样,老爷太太们倒要烦心,况且死了。如今譬如我死了似的,放我出了家,干干净净的一辈子,就是疼我了。况且我又不出门,就是栊翠庵,原是咱们家的基趾,我就在那里修行。我有什么,你们也照应得着。现在妙玉的当家的在那里。你们依我呢,我就算得了命了;若不依我呢,我也没法,只有死就完了。我如若遂了自己的心愿,那时哥哥回来我和他说,并不是你们逼着我的。若说我死了,未免哥哥回来倒说你们不容我。”尤氏本与惜春不合,听他的话也似乎有理,只得去回王夫人。

诗句释义

  1. “一日,王夫人因为惜春定要绞发出家,尤氏不能拦阻”:这里指的是王夫人决定让惜春出家,但尤氏无法阻止。
  2. “看着惜春的样子是若不依他必要自尽的”:尤氏看到惜春非常坚决,如果不按照她的意愿去出家的话,惜春可能会自杀。
  3. “虽然昼夜着人看着,终非常事”:尽管有人日夜守护,但最终这并非大事。
  4. “便告诉了贾政”:王夫人决定将此事告诉给贾政,希望他能出面劝解。
  5. “贾政叹气跺脚,只说:“东府里不知干了什么,闹到如此地位。”叫了贾蓉来说了一顿,叫他去和他母亲说,认真劝解劝解”:贾政对此感到非常烦恼和无奈,他叹息着并跺脚表示失望。他命令贾蓉去劝说他的母亲,希望她能够认真劝解。
  6. “若是必要这样,就不是我们家的姑娘了”:贾政担心如果必须按照惜春的意愿去做,那她就不再是他们家的一员。
  7. “岂知尤氏不劝还好,一劝了更要寻死”:出乎贾政意料的是,尤氏在被劝后反而更加坚持她的选择,甚至说出更极端的话语来表明自己的决心。
  8. “做女孩儿终不能在家一辈子的,若像二姐姐一样,老爷太太们倒要烦心,况且死了。如今譬如我死了似的,放我出了家,干干净净的一辈子,就是疼我了。况且我又不出门,就是栊翠庵,原是咱们家的基趾,我就在那里修行。我有什么,你们也照应得着。现在妙玉的当家的在那里。你们依我呢,我就算得了命了;若不依我呢,我也没法,只有死就完了。我如若遂了自己的心愿,那时哥哥回来我和他说,并不是你们逼着我的。若说我死了,未免哥哥回来倒说你们不容我。”:惜春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定,她认为出家是她唯一的出路。同时,她强调即使被囚禁在栊翠庵,她也会感到幸福,因为她可以在那里修行。她提到如果有任何人支持她,她就会感激他们。她还提到了妙玉作为她的师父和支持者,以及她如何计划在哥哥回来时向她解释。
  9. “尤氏本与惜春不合,听他的话也似乎有理,只得去回王夫人”:由于尤氏和惜春意见不合,她觉得惜春的话似乎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她不得不将惜春的决定告诉王夫人。

译文
一日,王夫人因为惜春决定出家,而尤氏无法劝阻她,看着她似乎决心要自杀,虽然有人昼夜看守她,但这并未能阻止她的想法。于是王夫人将此事告知了贾政,贾政感到非常沮丧。他叫来贾蓉让他去劝慰他的母亲,如果他的母亲不同意,他就没有办法处理这个问题。如果非要按惜春的意思来做,那么她就不再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然而尤氏却劝说得更激烈了。她说如果惜春真的出家了,她会感到幸福,而且她也不需要出门,因为她可以去栊翠庵修行。她还说如果有支持她的人,她就感激不尽。最后,她提出如果在哥哥回来的时候告诉他真相,这不是因为他们逼迫她才这么做的。如果真如她所说出家了,哥哥回来时也许会说她是被家人逼迫的。尤氏原本就和惜春有矛盾,听惜春这么说后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只能回去向王夫人报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王夫人、尤氏、惜春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对话,展现了家族中的权力斗争和情感纠葛。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的立场、担忧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命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