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贾宝玉见了甄宝玉,想到梦中之景,并且素知甄宝玉为人必是和他同心,以为得了知己。因初次见面,不便造次。且又贾环贾兰在坐,只有极力夸赞说:“久仰芳名,无由亲炙。今日见面,真是谪仙一流的人物。”那甄宝玉素来也知贾宝玉的为人,今日一见,果然不差,“只是可与我共学,不可与你适道,他既和我同名同貌,也是三生石上的旧精魂了。既我略知了些道理,怎么不和他讲讲。但是初见,尚不知他的心与我同不同,只好缓缓的来。”便道:“世兄的才名,弟所素知的,在世兄是数万人的里头选出来最清最雅的,在弟是庸庸碌碌一等愚人,忝附同名,殊觉玷辱了这两个字。”贾宝玉听了,心想:“这个人果然同我的心一样的。但是你我都是男人,不比那女孩儿们清洁,怎么他拿我当作女孩儿看待起来?”便道:“世兄谬赞,实不敢当。弟是至浊至愚,只不过一块顽石耳,何敢比世兄品望高清,实称此两字。”甄宝玉道:“弟少时不知分量,自谓尚可琢磨。岂知家遭消索,数年来更比瓦砾犹残,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好些。世兄是锦衣玉食,无不遂心的,必是文章经济高出人上,所以老伯钟爱,将为席上之珍。弟所以才说尊名方称。”贾宝玉听这话头又近了禄蠹的旧套,想话回答。贾环见未与他说话,心中早不自在。倒是贾兰听了这话甚觉合意,便说道:“世叔所言固是太谦,若论到文章经济,实在从历练中出来的,方为真才实学。在小侄年幼,虽不知文章为何物,然将读过的细味起来,那膏粱文绣比着令闻广誉,真是不啻百倍的了。”甄宝玉未及答言,贾宝玉听了兰儿的话心里越发不合,想道:“这孩子从几时也学了这一派酸论。”便说道:“弟闻得世兄也诋尽流俗,性情中另有一番见解。今日弟幸会芝范,想欲领教一番超凡入圣的道理,从此可以净洗俗肠,重开眼界,不意视弟为蠢物,所以将世路的话来酬应。”甄宝玉听说,心里晓得“他知我少年的性情,所以疑我为假。我索性把话说明,或者与我作个知心朋友也是好的。”便说道:“世兄高论,固是真切。但弟少时也曾深恶那些旧套陈言,只是一年长似一年,家君致仕在家,懒于酬应,委弟接待。后来见过那些大人先生尽都是显亲扬名的人,便是著书立说,无非言忠言孝,自有一番立德立言的事业,方不枉生在圣明之时,也不致负了父亲师长养育教诲之恩,所以把少时那一派迂想痴情渐渐的淘汰了些。如今尚欲访师觅友,教导愚蒙,幸会世兄,定当有以教我。适才所言,并非虚意。”贾宝玉愈听愈不耐烦,又不好冷淡,只得将言语支吾。幸喜里头传出话来说:“若是外头爷们吃了饭,请甄少爷里头去坐呢。”宝玉听了,趁势便邀甄宝玉进去。

【诗句】
且说贾宝玉见了甄宝玉,想到梦中之景,并且素知甄宝玉为人必是和他同心。
证类同人 宝玉失相知 (贾宝玉与甄宝玉在梦中相遇,彼此认同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译文】
贾宝玉一见到甄宝玉,便想到了他梦中的场景,并且深知甄宝玉的人品必定与他心意相通。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贾宝玉初次见面后的内心感受,他对甄宝玉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认为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志向。同时,这也揭示了贾宝玉性格中的敏感和多愁善感,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
只是可与我共学,不可与你适道,他既和我同名同貌,也是三生石上的旧精魂了。
证类同人 宝玉失相知 (贾宝玉对甄宝玉提出共同学习的想法,但同时也表示不能与其成为道义上的朋友)

【译文】
我虽然可以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学问,但我必须明确告诉你,我们之间的交往并不能达到道义的高度。因为你与我同名同貌,这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又尴尬。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贾宝玉对甄宝玉复杂的情感态度。一方面,他欣赏甄宝玉的才智和品德,希望与之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甄宝玉的感情,因此选择保持距离。这种情感纠葛体现了贾宝玉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句】
你我都是男人,不比那女孩儿们清洁,怎么他拿我当作女孩儿看待起来?
证类同人 宝玉失相知 (贾宝玉质疑甄宝玉将他视为女性的看法)

【译文】
你们男人之间的事情,怎么能用女孩子的视角来看呢?这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贾宝玉对甄宝玉性别观念的不满。他认为甄宝玉将他们视为男性,这是对他个人的一种误解和偏见。这种情感表达体现了贾宝玉对平等、公正关系的渴望,同时也是他在面对甄宝玉时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诗句】
世兄谬赞,实不敢当。弟是至浊至愚,只不过一块顽石耳,何敢比世兄品望高清,实称此两字。
证类同人 宝玉失相知 (贾宝玉谦虚地回应甄宝玉的赞誉)

【译文】
世兄太过夸奖了,我实在不敢当。我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贾宝玉谦逊的态度和内心的真实想法。他明白自己与甄宝玉之间的差距,因此没有接受过多的赞美,而是选择了低调地回应。这种谦逊和自知之明,体现了贾宝玉内心的成熟和稳重。

【诗句】
世叔所言固是太谦,若论到文章经济,实在从历练中出来的,方为真才实学。在小侄年幼,虽不知文章为何物,然将读过的细味起来,那膏粱文绣比着令闻广誉,真是不啻百倍的了。
证类同人 宝玉失相知 (贾宝玉赞赏甄宝玉的文章造诣,并表达了对他学识的敬佩)

【译文】
世叔说的虽然太过谦虚,但说到文章和经济方面的成就,确实是经过实践磨砺出来的才能。作为晚辈,我虽然对文章知之甚少,但细细品味之下,那些华丽的文词比起那些虚名远扬的东西,其实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贾宝玉对甄宝玉文章造诣的认可和钦佩。他认为甄宝玉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非浮夸之作,而是经过实际锤炼的成果。这种评价不仅彰显了甄宝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表明了贾宝玉对文学艺术的尊重和理解。

【诗句】
甄宝玉未及答言,贾宝玉听了兰儿的话心里越发不合,想道:“这孩子从几时也学了这一派酸论。”
证类同人 宝玉失相知 (贾宝玉对甄宝玉的言论感到不满)

【译文】
甄宝玉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贾宝玉就听贾兰说了这番话,心中更加不快。他开始思考,这个孩子什么时候也开始学会了这样的酸溜溜的话语。
【赏析】
这句诗展示了贾宝玉与甄宝玉之间的微妙关系。尽管贾兰花言称赞甄宝玉,但贾宝玉却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有些反感。这种心理变化揭示了贾宝玉内心的矛盾和不安,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甄宝玉某些言论的警惕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