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产田。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脩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产田。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脩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译文:
十月二十六日收到家书,得知刚购置的田地收获了五百斛稻谷,非常开心。现在之后,就可以终身为农民了。必须制作碓、磨、筛、箩、簸箕等器具,还要制作大小扫帚和升斗斛。家中的妇女们和所有的婢女都让他们学习舂米、打谷子、簸扬、揉搓等农活,这样就能形成依靠农田来繁衍后代的景象。天气寒冷冰冻的时候,穷苦的亲戚朋友来拜访时,先给他们泡一大碗炒米送到手里,配以一小碟酱姜,这是最暖胃的御寒之物。空闲时吃些干硬的米饼,煮点糊状的食物,用双手捧着碗,缩着脖子喝着,早晨或晚上冷的时候,就浑身暖和。唉!唉!我要永远做个农民过完这一生啊!
我认为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读书人位居四民之末。农夫中种地最多的能拥有一百亩地,其次能有七十到八十亩,再次能有五十到六十亩。他们都非常勤劳,辛勤劳作,耕种收获,以此养活天下百姓。如果世上没有了农夫,那么所有人都会饿死。我等读书人入则尽孝,出则尽忠,遵守前人的规矩,等待时机实现抱负,可以给民众带来恩惠和利益,如果不能如愿,就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以此来在世间显现自己。因此我辈读书人比农夫的地位更高一层。现在的情况并非如此,一旦捧起书本就想着中举、中进士、当官,如何去攫取金钱,建造宏伟的大房子,购置许多良田。一开始就走上了歪路,后来越走越错,最终都没有好的下场。那些不能发达的读书人,在乡里作恶,小的、凶恶的人都是无法对付的。那些一心向善的人,难道就没有这样的人吗?那些心怀国家大事的人,也随处可见。而那些心地善良的人却被坏人所拖累,使我等读书人无法开口说话;一开口说话,别人就会嘲笑说:“你们这些读书人,总是说着将来要做官发财的话,但到了那个时候就不会这样说了。”所以我只能忍受这种委屈,只好默默地忍受别人的嘲笑。从事工匠工作的人来制造各种器具,商人搬运货物,这些都是便利民众的事情。唯独读书人却对民众有很大的不便。难怪他们地位居于四民之末。而且要想得到四民之末的地位也是不可能了。
注释:
范县:指范县县令张方平(1007—1084),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十月二十六日:指作者在十月二十六日收到家里来的书信。
秋稼:秋天庄稼。
新置田:刚购置的新田。
五百斛:指收获的粮食总量达500石谷。
甚喜:非常高兴。
没世:一辈子。
制碓:制作碓臼。碓臼是用来捣米的工具。
制磨:制作磨盘。
筛罗簸箕:用来筛选谷物、豆类的工具。
大小扫帚:用来扫地的工具,有大、小之分。
升斗斛:用于计量容量的器皿。这里指的是升和斗。
妇仆:家里的仆人和女仆。
冬日:冬天。
暖体:取暖身体。
天寒:天气寒冷。
“天寒”二句:意思是穷苦的亲戚朋友来到范县府拜年,首先给他们泡一大碗炒米送到手里,配以一小碟酱姜,这是最暖胃的御寒之物。
“暇日”三句:意思是闲暇时候吃一些硬一点的米饼,煮一点糊状的食物,用双手捧着碗,缩着脖子喝着,早晨或晚上冷的时候,就浑身暖和。
“嗟乎”三句:意思是感叹自己将来也要像农夫一样过一辈子啊!
“且求”三句:意思是而且要求自己能够像农夫那样安分守己地生活一辈子啊!
居四民之末:指读书人所处的境地低于农夫和士人。
“而”二句:意思是读书人中有些人追求做官,攫取金钱,建造宏伟的大房子,购置许多良田。
“始而”二句:意思是一开始走上错误的道路就越来越偏离正道。
“其不”三句:意思是这些人最终没有好的结果。
“彼”二句:意思是那些人在乡里作恶。
“自好”二句:意思是那些一心向善的人。
“抗怀”二句:意思是那些心怀国家大事的人。
“夫”二句:意思是那些心地善良的人却被坏人所拖累。
“忍气”二句:意思是忍气吞声,只能默默忍受他人的嘲笑和讥讽。
“工”二句:意思是从事工匠工作的人来制作各种器具。
“贾”二句:意思是商人搬运货物。
“皆”二句:意思是都是便利民众的事情。
“独于”三句:意思是唯独读书人却对民众有很大的不便。
“何哉”二句:意思是为什么读书人地位居于四民之末呢?
“求四”二句:意思是为何想要处于四民之中的末位呢?
“难矣”二句:意思是想处于四民之中的末位是不可能的。
“抑”二句:意思是还是不要强求吧。
赏析:
《范县署中闻砧杵》是一篇反映宋代社会现实的讽刺诗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现象以及读书人的无奈处境。全文通过对范县官员及其家属的刻画,揭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腐朽,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士人在社会中的处境和心理活动。同时,文章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