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封「曲逆侯」,《史》、《汉》注皆云:「音去遇。」予谓此是北人土音耳。若南人四音俱全,似仍当读作本音为是。
注释:
- 幽梦影:这是作者在《随园诗话》中的一篇散文。
- 卷三:这是《随园诗话》的目录,共三卷,这里指的是第三卷。
- 五十一:“五十一”是这个卷的第一篇,也就是第一篇。
- 陈平:西汉开国功臣,封为曲逆侯。
- 「曲逆侯」:这是陈平的封号。
- 《史》:指《史记》。
- 《汉》:指《汉书》。
- 注:注解的意思。
- 云:「音去遇」:这是《史记》、《汉书》对“曲逆侯”的注解。
- 予:我。
- 此:这。
- 是:这是。
- 北人土音:北方人的方言发音。
- 南人四音俱全:南方人的语言发音有四个声调。
- 似仍当读作本音为是:似乎还是应该读作本音。
赏析:
这首《随园诗话》中的散文,主要是对陈平的封号“曲逆侯”的解释。他认为,这个封号的读音应该是“音去遇”,而不是《史记》、《汉书》上的注解所说的“音去遇”。他的理由是基于北方人的方言发音,因为北方人的方言发音只有四个声调,所以这个字的读音应该就是“去遇”。而南方人的语言发音有四个声调,所以这个字的读音应该就是“去遇”,而不是《史记》、《汉书》上的注解所说的“音去遇”。
这首诗通过对陈平的封号“曲逆侯”的解读,展现了作者对语言的理解和对地方方言的尊重。他的这种理解和尊重,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