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封「曲逆侯」,《史》、《汉》注皆云:「音去遇。」予谓此是北人土音耳。若南人四音俱全,似仍当读作本音为是。

注释:

  1. 幽梦影:这是作者在《随园诗话》中的一篇散文。
  2. 卷三:这是《随园诗话》的目录,共三卷,这里指的是第三卷。
  3. 五十一:“五十一”是这个卷的第一篇,也就是第一篇。
  4. 陈平:西汉开国功臣,封为曲逆侯。
  5. 「曲逆侯」:这是陈平的封号。
  6. 《史》:指《史记》。
  7. 《汉》:指《汉书》。
  8. 注:注解的意思。
  9. 云:「音去遇」:这是《史记》、《汉书》对“曲逆侯”的注解。
  10. 予:我。
  11. 此:这。
  12. 是:这是。
  13. 北人土音:北方人的方言发音。
  14. 南人四音俱全:南方人的语言发音有四个声调。
  15. 似仍当读作本音为是:似乎还是应该读作本音。
    赏析:
    这首《随园诗话》中的散文,主要是对陈平的封号“曲逆侯”的解释。他认为,这个封号的读音应该是“音去遇”,而不是《史记》、《汉书》上的注解所说的“音去遇”。他的理由是基于北方人的方言发音,因为北方人的方言发音只有四个声调,所以这个字的读音应该就是“去遇”。而南方人的语言发音有四个声调,所以这个字的读音应该就是“去遇”,而不是《史记》、《汉书》上的注解所说的“音去遇”。
    这首诗通过对陈平的封号“曲逆侯”的解读,展现了作者对语言的理解和对地方方言的尊重。他的这种理解和尊重,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