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教场中月直时,下山全不道归迟。
三松影落半湖水,一路沿钟到净慈。
【注释】
①御教场:即净慈寺的东面,是当时皇帝讲经说法和召见高僧讲经的地方。下投,指从净慈寺下来。朗公房:即灵峰寺的东塔院,是唐代高僧鉴真大师讲律的地方。②归迟:回来晚了。③三松影落半湖水:指月色映照在松树上,像水波一样荡漾在半湖的水面上。④一路:一路钟声。
【译文】
御教场中月光正圆,下山时根本不会考虑回家的时间。
月光映照三棵松树,影子倒映在半湖的水面上,一路沿着钟声到净慈寺。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前两句写诗人夜游净慈寺东面御教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在净慈寺听晚钟的情景。全诗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首句“御教场中月直时”,写诗人在御教场中秋夜观月。“御教场”为唐时皇帝习武之地,这里月光如洗,十分明亮,所以诗人用“直”字来形容月光之圆。
次句“下山全不道归迟”,写诗人游玩归来,并不感到时间过得慢,反而觉得十分快乐、自在。这一句与第一句相互映衬,形成一种对比之美。
后两句“三松影落半湖水,一路沿钟到净慈”,描写了诗人游览净慈寺时的所见所闻。“三松影落半湖水”写松影倒映在月光下的湖水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一路沿钟到净慈”,写诗人沿着寺院内传来的钟声走,一路上欣赏着美景,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