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望文忠文正文襄之间,海外归来,绿野共钦裴晋国;
平生立德立功立言不朽,湘中后进,缁帷曾拜郭林宗。

这首诗是挽郭嵩焘的联。郭嵩焘(1818-1890),字玉堂,晚号陶庵,湖南善化人,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曾担任过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之一。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伟望文忠文正文襄之间,海外归来,绿野共钦裴晋国;
伟望:对郭嵩焘的敬称。文忠:指他以文官身份参与政治,有文才,所以称其为文忠。文正文襄:意指他既文官又武将,既有文采又善于武功。裴晋国:裴晋公,指的是唐朝名将裴行俭,他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平生立德立功立言不朽,湘中后进,缁帷曾拜郭林宗。
平生:一生之中,这里指的是郭嵩焘的一生。立德立功:立,建立;德,品德;功,功绩。这里指的是他一生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立言:立,创立;言,言论或著述。这里指的是他一生都在撰写和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不朽:永远流传,不消逝。这里指的是他的思想和见解永远流传于世。湘中后进:湘中,指的是湖南省境内。后进,后来的人。这里指的是郭嵩焘是后来一代的人的代表。缁帷曾拜郭林宗:缁,黑色,这里指的是黑色的衣服,代表佛教僧侣的身份。郭林宗,是指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教育家董仲舒的老师董仲舒曾经向郭林宗请教学问。这里指的是郭嵩焘曾经向董仲舒请教学问。

这首诗是对郭嵩焘的赞美和怀念。诗人通过描绘郭嵩焘在文官和武将两方面的才能,以及他的品德、功绩和言论,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中的“伟望”、“湘中后进”等词语也体现了诗人对郭嵩焘的尊敬和推崇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