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福万端,藉椒房亲,独擅中央政府,无君已久,烈焰薰天,渺渺千秋,新莽魏操尔知己;
颈血一点,完守旧业,乃得罪魁恶名,排外不成,以死报国,堂堂七尺,毓贤刚毅是男儿。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在政变中被慈禧太后下令逮捕时所写。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威福万端,藉椒房亲,独擅中央政府,无君已久,烈焰薰天,渺渺千秋,新莽魏操尔知己;
  • “威福万端”意味着权力巨大,无所不在。
  • “藉椒房亲”指的是依靠皇室亲属的权势,这里暗指皇帝的亲近之人。
  • “独擅”意为独自拥有或独占。
  • “中央政府”指的是国家的最高政权机构。
  • “无君已久”意指失去了君主的统治。
  • “烈焰薰天”形容大火燃烧的景象,象征混乱和灾难。
  • “渺渺千秋”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遥远。
  • “新莽魏操”是指王莽篡汉后的政治环境,王莽和魏忠贤都是权倾一时的人物。
  • “知己”在这里可能指忠诚的朋友或者志同道合的人。
  1. 颈血一点,完守旧业,乃得罪魁恶名,排外不成,以死报国,堂堂七尺,毓贤刚毅是男儿;
  • “颈血一点”比喻为国家献出了生命。
  • “完守旧业”意指坚持维护旧有的制度和传统。
  • “得罪魁”指的是得罪了有权势的人或集团。
  • “排外”即排斥外来者,与当时清政府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有关。
  • “以死报国”表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牺牲生命。
  • “堂堂七尺”形容人的身材高大挺拔。
  • “毓贤刚毅”意指培养出有才能、坚强刚毅的人。
  • “是男儿”表明这样的品质和行为符合男子汉的标准。

赏析:
这首诗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期间,面对朝廷的打压和个人命运的抉择时写下的。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激昂,情感深沉,展现了康有为作为一个有志之士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