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荒径仄夜三更,携影笼东道废城。
境寂多闻如有遇,心悬远火却关情。
了知鬼亦不到处,稍喜园犹向日名。
踽踽未须增感慨,生人昊壤本孤征。
【注释】
双骖:指驾车的马。骖,古代称马为“骖”,这里指两匹马。园:指园中之景或园中人。
草荒径仄夜三更,携影笼东道废城。
草荒:草丛荒芜。径仄:小径狭窄。三更:晚上十一二点钟。
废城:被弃置不用的城池。
境寂多闻如有遇,心悬远火却关情。
境寂:环境寂静。多闻:听到很多传说。如有遇:好像遇到了什么。心悬:心中牵挂、挂念。
远火:远处传来的灯火,这里指星星。关情:牵动感情。
了知鬼亦不到处,稍喜园犹向日名。
了知:知道得很清楚。鬼亦不到处:鬼魅不会到处出现。稍喜:稍微高兴。园犹向日名:花园还是像以前一样,在太阳下有名。
踽踽未须增感慨,生人昊壤本孤征。
踽踽:孤独的样子。昊:广阔无垠的天空。生人:活着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夜晚独自归家时的所感所思。
首联“草荒径仄夜三更,携影笼东道废城。”描绘了夜归路上的情景,荒草萋萋,道路狭窄。诗人手持马缰绳,走在荒凉的路上,仿佛回到了过去废弃的城池中。这两句通过写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境寂多闻如有遇,心悬远火却关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听到了很多关于鬼魂的故事,仿佛遇到了什么。然而,他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家人,所以虽然听到了这些传说,却没有产生太多的恐惧和疑虑。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生死离别的淡然。
颈联“了知鬼亦不到处,稍喜园犹向日名。”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知道鬼魅不会到处出现,所以并不害怕。同时,他也很庆幸自己的家园仍然像以前一样美丽,在阳光照射下依然有名。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依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踽踽未须增感慨,生人昊壤本孤征。”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独自行走在荒野之上,没有增加任何感慨之情。他是一位生者,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孤独地旅行。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孤独和旅行的感悟。
整首诗以诗人夜归途中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对生死离别的淡然、对家园的依恋以及对人生孤独和旅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