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江屯卧北窗,睡魔凭遣茗柯降。
乘风漫想千秋戏,吐虹愁看二等釭。
勤颂和歌温旧梦,可令薪木寓危邦。
啼声莫愁毛头鸟,尽有刑天对帝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天里,躺在北窗下睡觉的场景,以及他如何通过喝茶来驱散困意的情景。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担忧和对和平的向往。

我们来看第一句:“苦热江屯卧北窗,睡魔凭遣茗柯降。”这里的“苦热”指的是炎热的天气,而“江屯”可能是指驻扎在江边的军营。作者躺在北窗下睡觉,可能是为了躲避烈日的暴晒。这里的“睡魔”可以理解为困倦的睡眠,而“茗柯”则是指茶叶的叶片。茶叶的叶片被拿来作为驱散困意的工具,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喝茶这一行为的巧妙运用。

我们看到第二句:“乘风漫想千秋戏,吐虹愁看二等釭。”这里的“乘风”可以解释为乘着凉风或者借助风势,而“千秋戏”则可能是指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者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在这里似乎是在想象自己能够像那些英雄豪杰一样,拥有千秋大业。然而,当他看到那盏红色的灯笼时,又不禁感到忧愁,因为它象征着战乱和动荡。这里的“吐虹”可以理解为吐出彩虹,而“愁看二等釭”则是指看着那盏红色的灯笼,心中充满了忧虑。

我们看到第三句:“勤颂和歌温旧梦,可令薪木寓危邦。”这里的“勤颂和歌”可以理解为勤奋地吟诵和歌唱,而“温旧梦”则是指回味过去的美好时光。作者在这里似乎在回忆过去的岁月,感叹时间的流逝。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让那些辛勤的劳动者安居乐业,从而寄托自己的理想。这里的“薪木寓危邦”可以理解为用薪火来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

我们看到第四句:“啼声莫愁毛头鸟,尽有刑天对帝江。”这里的“啼声”可以理解为鸟鸣声,而“毛头鸟”则是指幼小的鸟儿。作者在这里似乎是在安慰那些小鸟,不要因为害怕而不敢啼叫。同时,他也在表达自己的决心,要像刑天一样不畏艰难,勇敢地面对国家的命运。这里的“帝江”可能是指大江、河流等。

这首诗通过对炎热天气下的军营生活、喝茶驱暑、历史典故的引用、对勤劳人民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