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晚初霁,欲送千里目。
揽兹一峰翠,秀色淡秋菊。
奇石叠崩崖,归云卧岩腹。
登顿历易尽,穿林下平麓。
霭霭谢公园,闲门枕山足。
清晖拂衣袖,历乱森乔木。
溪堂杂菱荇,沙屿散凫鹄。
围棋曾几时,已动西州哭。
因悲平津邸,世事变凉燠。
三咏华屋诗,徘徊倚修竹。

【注释】

①徐氏:指徐勉。北园池上:徐勉的宅第在建康(今南京)北郊,这里借指宅第。憩:休憩。②秋雨晚初霁:秋雨初晴。③欲送千里目:欲送,想送。目,目光,眼光。④揽兹一峰翠:揽,摘取。兹,这。一峰,指山峰。⑤秀色淡秋菊:秀色,山峦秀丽的景色。秋菊,泛指菊花。⑥奇石叠崩崖:奇石,奇特的石头。崩崖,陡峭的山崖。⑦归云卧岩腹:归云,归来的云。卧岩腹,指云雾缭绕在山腰。⑧登顿历易尽:登顿,登山攀登。历,经历。⑨穿林下平麓:穿过树林向下走,来到山脚下平缓的地方。⑩霭霭谢公园:霭霭,形容雾气浓密而低垂。谢公,指南朝谢灵运,曾任永嘉太守,谢家在永嘉有别墅,故称谢公。因以“霭霭”点明时为秋天,且谢灵运是晋代人,所以这里用他来比喻隐居的人。闲门枕山足:闲门,闲适的门。枕,依傍。山足,山脚。⑪清晖拂袖:清晖,清凉的阳光。拂,掠过。衣袖,指衣服袖口。⑫历乱森乔木:历乱,杂乱无序的样子。森,茂盛的样子。乔木,高大的树木。⑬溪堂杂菱荇:溪堂,水边的亭子。杂,间杂。菱荇,指水草。⑭沙屿散凫鹄:沙屿,沙洲上小岛。凫鹄,水鸟。⑮围棋曾几时:围棋,下棋游戏。曾几时,多久了。⑯已动西州哭:已经使西域地区为之哭泣。⑰因悲平津邸:平津邸,平津县的官署,这里指东晋的首都建康(今南京)。⑱世事变凉燠:世变,世事变化。凉燠,冷热。⑲三咏华屋诗:咏,吟诵。华屋诗,指《华光殿赋》和《游仙诗》。⑳徘徊倚修竹:徘徊,来回走动。修竹,长青竹子。㉑三咏华屋诗:咏,唱。华屋诗,指《华光殿赋》和《游仙诗》。㉒ 三咏华屋诗:咏,吟诵。华屋诗,指《华光殿赋》和《游仙诗》。㉓ 徘徊倚修竹:徘徊,来回走动。修竹,长青竹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田园诗。全诗以“憩徐氏北园池上”领起,描写了诗人在秋日傍晚时分到北园池边休息的情景。首联交代了诗人去北园休息的原因;颔联描绘了北园中美丽的景色;颈联写出了诗人在北园中的所见所感;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是作者在隐居期间所作。前四句主要描写诗人在秋日傍晚时分到北园池边休息的情景。首句交代了诗人去北园休息的原因——因为秋雨刚停。次句进一步说明诗人想要在这里远眺万里之外的景象。第三、四句则具体地描述了北园中美丽的景色——山峰秀美、菊花淡雅、奇石峥嵘、云烟缭绕,还有悠闲自在的小院以及绿树掩映着的山丘等。

从第五句开始,诗人的视线由静景转向动景,由北园移向山林。第五、六句分别写了诗人在北园中的所见所感——看到山峰上的奇石,联想到了崩塌的山岩,感受到山间飘来的云雾。第七、八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的所见所闻——看到山脚下林木葱茏、鸟儿飞翔,听到溪边渔夫打鱼的声音。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首诗歌主题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变化的担忧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也使得整首诗歌更加耐人寻味与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