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补谥法,曰冲暨曰淳。
持此当谥谁,夏璜钱唐人。
我生有朋友,十六识君始。
我壮之四年,君五十一死。
君熟于左氏,只字诵无遗。
下及廿二史,名姓胸累累。
形亦与君忘,神亦与君忘。
策左五百事,赌史三千场。
识君则在北,哭君在杭州。
时乙酉既腊,西湖寒不流。
作夏进土诗,名姓在吾集。
如斯而已乎,报君何太啬。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夏圭(字君玉,钱塘人)的《夏进士诗》。下面是逐句解释:

  1. 我欲补谥法,曰冲暨曰淳。
    注释:我想为某个人物补写一个谥号,他应该是“冲”或“淳”这样的人。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某个人物的评价和期望,希望他能符合某种美德或特质。

  2. 持此当谥谁,夏璜钱唐人。
    注释:拿着这个标准来评价,谁是应该被谥的人呢?这个人是夏璜。
    赏析:诗人用“持此当谥谁”表明自己有一套衡量谥号的标准,而“夏璜钱唐人”则明确了被谥之人的身份与地域,即钱塘人夏璜。

  3. 我生有朋友,十六识君始。
    注释:我一生中有很多朋友,是在认识你的时候开始的。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与夏璜的关系,可能从认识他开始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4. 我壮之四年,君五十一死。
    注释:在我壮年时期,你已经去世了,你享年五十一岁。
    赏析:诗人通过“我壮之四年”表达了对夏璜逝世时间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两人之间长久的友情。

  5. 君熟于左氏,只字诵无遗。
    注释:你熟悉左丘明的《左传》,能背诵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
    赏析:这里显示了夏璜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厚功底。

  6. 下及廿二史,名姓胸累累。
    注释:甚至到了二十四史,你的名字和姓氏都铭记于心。
    赏析:诗人通过“下及廿二史”表达了对夏璜学识渊博的认可,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师生关系。

  7. 形亦与君忘,神亦与君忘。
    注释:你的形象和精神都与我忘记了,我与你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情。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与夏璜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即使时间流逝他们的形象和精神依然难以割舍。

  8. 策左五百事,赌史三千场。
    注释:我经常研究历史,学习左丘明的《左传》等著作,参与过数千次的历史讨论。
    赏析:这里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热爱以及深入研究的态度。

  9. 识君则在北,哭君在杭州。
    注释:我在北方时认识你,你在杭州时哭泣。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夏璜的怀念之情,分别在不同的地点,却始终无法将他忘却。

  10. 时乙酉既腊,西湖寒不流。
    注释:当时已是腊月,西湖的寒气使得水都结冰了。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景象来表达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以及对逝者的缅怀。

  11. 作夏进土诗,名姓在吾集。
    注释:我写了一首关于夏璜的诗,他的名字和姓氏都被收录在我的文集里。
    赏析:诗人完成了一首纪念夏璜的作品,将其名字和事迹记载在自己的著作中。

  12. 如斯而已乎,报君何太啬。
    注释:就这样了吗?怎么回报你的恩情这么小气呢?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夏璜的深切缅怀,以及对未能给予足够回报的遗憾。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