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春秋据乱作,升平太平视松竹。
何以功成文致之?携箫飞上羽陵阁。
【注释】
己亥:作者的号;杂诗:诗体名,指不拘格律的诗。其二百一:指《己亥杂诗》第二百首。据乱作:指动乱年代,战乱年代。升平太平:指太平盛世。文致之:以文化道德来感化天下。携箫飞上羽陵阁:用箫吹起音乐,飞向羽陵阁。羽陵是汉文帝时所建的宫殿。
【赏析】
此诗前两句为第一层,言诗人因见乱世而作此诗,希望在太平之时用文化道德感化天下。后两句为第二层,言诗人用箫吹起乐音,欲与天下共享太平之乐。全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望。
“此是春秋据乱作”,是说此诗乃是动乱年代之作。春秋时期社会动乱不安,孔子曾感慨地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所以,“据乱世”即是指春秋时代,也就是动乱时代。
“升平太平视松竹”,是说诗人认为只有升平、太平的时代才是理想的时代,才值得向往。因为,在升平、太平之世,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像松树一样青翠茂盛,像竹子一样节节高。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升平”和“太平”才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何以功成文致之?”意思是说,诗人为什么能够取得功名呢?是因为他在动乱之世,用文化道德感化了人心,使人们懂得了“仁义礼乐”的道理,从而取得了功名。“文致之”,是说诗人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和感化人们。
“携箫飞上羽陵阁”,是说诗人用箫吹起乐音,飞向羽陵阁去享受太平之乐。这里的“羽陵阁”是指文帝时所建的宫殿。诗人之所以要“携箫飞上羽陵阁”去享太平之乐,是因为诗人在动乱年代已经取得了功名,如今天下太平,自然应当好好享受一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追求。它反映了诗人在动乱年代中,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功名,现在天下太平,他当然应该好好地享受一下太平之乐。这种思想是很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