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皆是等流泉,沦胥以亡孰为砥。
吉凶此去未可知,拟将气运卜夫子。
可怜一寸地上语,九万何由达天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在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全面地把握诗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答题时先指出该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并解释该修辞手法的作用;然后指出该句用了哪些典故,并简要分析其内容及作用;最后指出该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滔滔皆是等流泉,沦胥以亡孰为砥。”“都是像流水一样不断奔涌的泉水,谁又能成为我的砥柱呢?”这两句是说,我像这奔涌的泉水一样不停地向前,却不知道谁是可以支撑我前进的砥柱。“等流”指水流平缓没有阻碍之处,“沦胥以亡”即随波逐流的意思,“孰为砥”指谁能为我作砥柱。作者自比于“等流”,而求“谁为砥”,表现了自己对前途命运的焦虑与无奈。
“吉凶此去未可知,拟将气运卜夫子。”“吉凶未可知”,表明前途未卜;“拟将气运卜夫子”,“气运”指天命,“夫子”指孔子,古人尊称孔子为“孔夫子”。这里说,我的命运如何尚难预测,打算用孔子所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卜问自己是否能够奋发向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但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可怜一寸地上语,九万何由达天耳。”“可怜”,可惜的意思;“地上语”,比喻庸才;“九万”,指大道;“达天耳”,意为达到天子那里。这两句诗表达的意思是:可悲的是,像我这样的人只能在地面上说话,怎么能到达天子那里呢?“可怜”一词既表达了诗人的悲愤,也流露出他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答案】
送魏廓园公被逮
滔滔皆是等流泉,沦胥以亡孰为砥。
吉凶此去未可知,拟将气运卜夫子。
可怜一寸地上语,九万何由达天耳。
译文:
滚滚长江之水,如一泓清泉,随波逐流,不知何处才是归宿。如今你身陷囹圄,前途未卜,我只好拿这江水作为比喻,希望你能够奋发有为。可惜的是,像我这样的人只能在地面上说话,怎么能到达天子那里呢?
赏析:
《新唐书·魏知古传》载:魏知古,字子安,幽州昌平人。少孤贫力学,善属文。举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后迁中书舍人,与李峤、苏颋、宋璟、源乾曜、郭元振、张说等并称“七贤”。唐玄宗开元初,拜宰相。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诗人正任中书舍人。当时朝廷内外矛盾十分尖锐,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愈演愈烈,朝政日益腐败,国势日衰。在这种形势下,诗人感到前途茫然,因而写下这首诗。
全诗共四句,前二句为第一层,写诗人的感慨;中间两句为第二层,写诗人的议论;最后两句为第三层,写诗人的决心。
诗的前两句“滔滔皆是等流泉,沦胥以亡孰为砥”,意思是说,滚滚长江之水,如一泓清泉,随波逐流,不知何处才是归宿。现在你身陷囹圄,前途未卜,我只好拿这江水作为比喻,希望你能够奋发有为。诗人在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自己的人生道路比作长江之水,希望魏廓能够像长江之水一样,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诗的中间两句“吉凶此去未可知,拟将气运卜夫子”,意思是说,吉凶未定,前途未卜,我只好拿这江水作为比喻,希望你能够奋发有为。诗人在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自己的人生道路比作江水,希望魏廓能够像长江之水一样,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诗的最后一联“可怜一寸地上语,九万何由达天耳”,意思是说,可悲的是,像我这样的人只能在地面上说话,怎么能到达天子那里呢?诗人在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魏廓比作在地上说话的人,而把自己比作九万里高空中的雄鹰,希望魏廓能够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语语实际,字字真切,不肯刻意求工,而文之外情弥见”(《杜诗详注》引徐献忠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