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峰腰断,庵依锡麓根。
石随山势曲,浪卷月华吞。
仰见凌云塔,深藏修竹门。
同来二三子,相与共开樽。
【解析】
“偕友游石浪庵”是全诗的首句,点明了写作背景。诗人与好友一同游览石浪庵,从“路转峰腰断”开始,描写了山峦起伏、峰回路转的特点,“峰腰断”,写出了山路崎岖曲折的特点。接着写到:庵依锡麓根,石随山势曲,浪卷月华吞,仰见凌云塔,深藏修竹门。
【答案】
示例一:
偕友游石浪庵
路转峰腰断,庵依锡麓根。
石随山势曲,浪卷月华吞。
仰见凌云塔,深藏修竹门。
赏析:
开头两句写登山之路。路转峰腰断了,指在险峻的山路上行进。峰腰,山峰的中部。路转是指山道弯曲,有如回旋曲折的山路。这两句以动衬静。“路转峰腰断”,一个“断”字,使人想象到峰腰之险,突出了作者攀援山峰的艰难,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的精神。
第三四句写观景。“石随山势曲”,意思是说,山石随着山势而曲折。“浪卷月华吞”,意思是说,浪涛翻滚着,好像要把月亮的光辉都给吞没似的。这两句中两个“卷”字,使读者仿佛看到波涛汹涌的海浪翻滚着,把一轮明月的光辉都要卷走。这两句既写景,更通过描写月下波浪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第五六句写观景。“仰见凌云塔,深藏修竹门。”意思是说,抬头看见高耸入云的宝塔;低头则看到郁郁葱葱的竹林。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石浪庵周围幽美的环境,而且通过描写石浪庵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石浪庵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联写宴饮赏景。“同来二三子,相与共开樽”,意思是说,我和我的朋友们一同来到石浪庵,大家举杯畅饮,共同欣赏美景。
示例二:
《偕友游石浪庵》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石浪庵,从“路转峰腰断”开始,描写了山峦起伏、峰回路转的特点。“路转峰腰断”,写出了山路崎岖曲折的特点。接着写到:庵依锡麓根,石随山势曲,浪卷月华吞,仰见凌云塔,深藏修竹门。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和友人一同游览石浪庵。从“路转峰腰断”开始,写山路曲折回旋、峰回路转的特点。“路转峰腰断”,写出了山路崎岖曲折的特点。接下来写到:庵依锡麓根,石随山势曲,浪卷月华吞,仰见凌云塔,深藏修竹门。这几句诗描写了石浪庵周围的环境。其中前四句写石浪庵周围的自然景物,后四句写石浪庵附近的环境。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