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旧游处,一夕忽飞越。
庐舍尚宛然,人物非畴昔。
对此发怆怀,功名幻磨蝎。
伊谁摄我来,放大光明色。
朗如玉山行,雪月涵空绝。
千树梨花开,万树琼瑶缀。
岩径失险巇,林泉迥澄沏。
我心素滓秽,安睹此虚白。
将毋山之灵,示我水晶域。
一洗万斛尘,皎若青天日。
泠然禦风行,怀清而履洁。
蝶意栩栩苏,鸿泥冉冉灭。
心地一澄鲜,清冷犹在目。
哦诗恨未成,挑灯为补足。
记曾在山时,异书经我读。
风潇雨晦中,白云时往复。
出岫山谷清,入岫暝岩穴。
乔木咫尺间,过眼迷踪迹。
瞬息不曾经,苍然还逼立。
以兹识世情,变态诚顷刻。
风雨故人来,常为谭咄咄。
书空意未终,天姥梦复得。
清境不常留,敢烦隃麋墨。
眼中云物,梦中雪月,合并写来,天空地阔。
吁嗟乎,男儿半世功名蹶,沉吟四顾天地窄。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读懂诗的大意和作者的感情。本首诗为七言律诗,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感悟与思考。“匡山旧游处,一夕忽飞越”,匡山(即匡庐)是庐山的别称,在江西九江市南。匡山,又名匡阜、匡峰,主峰花径,海拔1473米。匡山因晋代周子居避世修道而名,因东汉末年隐士徐庶在此隐居而得名,又因唐代李白曾游历此地并赋有“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之句而闻名于世;“千树梨花开,万树琼瑶缀”两句写景:春日里,梨花如雪,琼瑶似玉,晶莹剔透,令人目眩神迷;“将毋山之灵,示我水晶域。一洗万斛尘,皎若青天日。”两句写景:山中清泉潺潺,清澈见底,泉水如明镜般明亮,使人心境开阔;“哦诗恨未成,挑灯为补足”两句写景:夜深人静,独坐案前挥毫疾书,以抒内心之情;“出岫山谷清,入岫暝岩穴”两句写景:出山时阳光明媚,入山时天色昏暗;“眼中云物,梦中雪月,合并写来,天空地阔。”两句写景:眼中所见的云彩与梦中所见的月色相融合,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吁嗟乎,男儿半世功名蹶,沉吟四顾天地窄。”两句议论:感叹自己大半生都在功名路上跌跌撞撞,如今四下望去,天地似乎变得狭窄了起来。
【答案】
译文:
匡山是我旧时的旅游之地,一夜忽然飞越过去。
我的房舍还在,但人物已非昔日模样。
面对此情,不禁悲伤怀想,功名富贵如同幻灭的磨石一样。
是谁把我摄来此地?让我沐浴在光明之中。
朗如玉山,雪花飘落,月亮照耀,洁白无瑕。
满树梨花盛开,满树琼瑶簇拥。
山路险峻曲折,树林清新澄澈。
我心中杂念太多,哪里能看到这般美景呢!
请山神指示我如何摆脱这世俗的纷扰吧!
我要用水晶般的眼睛来观察世界。
我的心灵如同玉山一般洁净,雪月映照其中。
树木丛生,梨花盛开,琼瑶缀满枝头。
山路曲折险阻,林泉清沏幽深。
我心本就杂念多多,哪能看见如此美丽呢!
请山神指引我来个心灵净化吧!
我要用水晶般的眼睛来观察世界。
我将洗涤心灵的污垢,保持心灵的纯洁。
蝴蝶翩翩飞舞,鸿雁缓缓归去。
我的心地一片清净,清明的光辉仍在眼前。
我吟诵诗篇,遗憾不能完成。
只好点燃蜡烛继续作诗。
记得当年我曾在这山中读书,读了许多异书。
风吹雨打,乌云密布,白云时而来往。
山中清幽空旷,入山时云雾缭绕。
高大的树木近在咫尺,却让人眼花缭乱。
转眼之间没有经过这里,依然显得苍茫挺立。
因此我了解了世间的人情世故,变化总是瞬息万变。
风雨中有人来访,常常为我讲些世事沧桑。
我挥笔写下许多诗文,天姥仙人也给我指点迷津。
美好的境界不能常驻,我不敢贪求神仙墨宝。
眼前的山水草木,梦中的雪花明月都合在一起,描绘得淋漓尽致。
唉!男子一生奋斗,半生功名尽付东流,四处张望,只觉得天地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