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林霜果落缤纷,二月花红正夕曛。
山与云依相慰藉,水因石阻得声闻。
兵锋险道窥南户,戍火严城驻北军。
容易时清君坐啸,当年滇蜀此平分。

【注释】

水坪:即今云南省昆明市西南的滇池。寻甸:县名,在今云南省昆明市。额观:县名,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北。文明:县名,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南。夕曛:指傍晚时分。相慰藉:相互安慰。水因石阻:因为水流受阻,发出声响。南户:古代建筑中向南开的门。严城:坚固的城墙。戍火:驻军放的烟火。易时:容易实现。

【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深秋,山峦叠嶂,层林尽染,一地金黄;云朵飘浮,山与云相互依偎,仿佛是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此时正是二月,花红似火,夕阳如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继续展开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山与云依相慰藉”一句作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境界。在这里,大自然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而诗人则全神贯注地倾听着。

诗人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他用“水因石阻得声闻”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这里的“声闻”并非指声音的传播,而是比喻人生中的种种经历和挑战。诗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困难和挫折的存在,才能让人更加珍惜生命、勇敢面对生活。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又展开了对于国家和平安宁的祝愿。他用“兵锋险道窥南户,戍火严城驻北军”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紧张气氛。然而,在这乱世之中,人们却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这是多么难得啊!

诗人用“容易时清君坐啸,当年滇蜀此平分”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这里,“清”是指清明的政治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美好期望;“君”则是指君王,暗指那些为国家安定付出努力的人们;“滇蜀”指的是今天的云南和四川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战事和纷争,但如今已经恢复了和平。因此,诗人希望君王能够继续努力,让这片土地永远保持和平安宁。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于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