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千里蔽熊湘,半壁西南一面当。
铜马降来洪重叛,龙衣认得智高亡。
空城不守樯乌散,枯骨无归墓草荒。
回首汉阳门外事,渔舟渺渺水声长。
何都御腾蛟
旌旗千里蔽熊湘,半壁西南一面当。
铜马降来洪重叛,龙衣认得智高亡。
空城不守樯乌散,枯骨无归墓草荒。
回首汉阳门外事,渔舟渺渺水声长。
注释:
- 何都御腾蛟:何都御,即何都将军,腾蛟,指腾跃蛟龙,形容英勇善战。整句意思是何都将军如同蛟龙般勇猛。
- 旌旗:古代战争中用来指挥的旗帜。
- 熊湘:这里可能是地名,也指湘江。
- 半壁:指半边天,比喻地势险要。西南:指南北方向。
- 铜马降来洪重叛:铜马,这里可能指的是叛军或某种象征。洪,在这里可能是一个代词,指代某个人或事物。叛,指叛变。整句意思是叛军像洪水般猛烈地叛乱,使得局势变得复杂。
- 龙衣:这里可能是指皇帝的龙袍,也用来形容帝王的权威。认得:知道或识别。智高:历史上的智高是一位人物,这里可能是指他的事迹被后人所知。亡:死亡,这里指智高被杀。
- 空城:意为无人防守的城市,通常用于形容战败后的空虚景象。樯(qiáng):船桅杆。乌:乌鸦。散:飞散,这里可能是指乌鸦因为城市空虚而四散飞去。
- 枯骨:指死去的尸体,这里可能是指战争留下的惨痛记忆。无归:没有归宿,这里可能是指死者无处安葬。墓草荒:坟墓荒芜,这里可能是指战争过后的荒凉景象。
- 汉阳门:古代城门名,位于今武汉市武昌区。外事:外部的事情,这里可能是指战争、政治斗争等。渔舟:渔船,这里可能是指渔民或他们的生计。渺渺:遥远的样子。水声长:水流的声音悠长而深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描绘历史战争场景的画面。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硝烟与战火的时代。诗中充满了对战争残酷的描写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歌通过对战场的描绘,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同时,诗人也在反思战争的原因和结果,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