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树荫双凋,怅招魂都隔重山,未必仙游仍作客;
绿杨春不永,念读礼甫逾一载,我怀父执更思亲。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赵氏兄弟的挽联,表达了作者对亡者的哀思和对亡者的怀念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荆树荫双凋,怅招魂都隔重山,未必仙游仍作客;绿杨春不永,念读礼甫逾一载,我怀父执更思亲。
- 荆树荫双凋:荆树(一种树木)两株并在一起,枝叶交错,仿佛在叹息。这里的“荫”是指荆树的叶子,“双凋”是指树叶已经凋零。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亡者的哀悼之情,因为逝者与生者相隔甚远,无法团聚。
- 怅招魂都隔重山:怅(悲伤、失落)指的是作者内心的悲痛之情。招魂(召唤灵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用于祈求死者的灵魂归来。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因为逝去的亲人而感到深深的思念和悲伤。
- 未必仙游仍作客:未必(也许、或许)表示一种不确定性。仙游(成仙而去)是指死者的灵魂已经离开肉体,去往另一个世界。这一句表示,尽管逝者的灵魂可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作为生者,我们仍然会像客人一样想念他们。
- 绿杨春不永:绿杨(杨柳树)春天不会永远持续。这一句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春天虽然美丽,但总有结束的时候。这一句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念读礼甫逾一载:念(思念)读礼(学习礼仪)刚刚过去一年的时间。这一句表示,自从逝者去世后,作者一直在思念他们,并且学习他们的遗志。
- 我怀父执更思亲:我的(我的)父亲(父亲)的教导让我更加思念亲人。这一句表示,作者在父亲的教诲下成长,现在他的离去让作者更加思念他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生者对逝者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