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虽小颇幽深,每掇幽芳傍竹林。
老去何妨从笑傲,兴来无处不登临。
红桃绿柳垂檐向,碧石青苔满树阴。
静极却嫌流水闹,胸中消尽是非心。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三十

池亭虽小颇幽深,每掇幽芳傍竹林。

老去何妨从笑傲,兴来无处不登临。

红桃绿柳垂檐向,碧石青苔满树阴。

静极却嫌流水闹,胸中消尽是非心。

【赏析】

《池亭》是唐代文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在自然中求得精神的安宁。诗人通过对池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的情怀和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高洁品格,也表现了作者追求自然美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

诗的前两句为第一段,诗人用“池亭虽小颇幽深”起句写景,点明所要描写的对象,即池亭。接着又以“每掇幽芳傍竹林”一句过渡到第二段,写诗人喜爱池亭,喜欢它幽深的环境,更喜欢它旁边的竹林。诗人用“掇幽芳”一词,把读者引入到了一个充满清香的世界当中,使人感觉到诗人与自然的亲近。

第三四句为第二段,诗人用“老去何妨从笑傲”一句过渡到第三段,写诗人在大自然中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去。诗人在这里运用典故:“笑傲”,指晋代的名士嵇康、阮籍等人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他们饮酒赋诗,任凭世事变迁,而始终逍遥自在。诗人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态度的向往。接着又以“兴来无处不登临”一句过渡到第四句,写诗人在大自然中可以随心所欲的游玩观赏。这两句是全篇的主旨所在,诗人用这两个词组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五六句为第三段,诗人用“红桃绿柳垂檐向”一句过渡到第五句,写诗人在池塘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诗人用“垂檐”一词,形容杨柳枝条随风飘动的优美姿态。诗人用“绿柳”一词,写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接着又以“碧石青苔满树阴”一句过渡到第六句话,写树木上的青苔映衬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两句“静极却嫌流水闹”和“胸中消尽是非心”为尾联,诗人用这两个词组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的美好。

整首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美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