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患不悟,既悟苦犹疑。
好声莫好色,好色死之机。
好酒莫好利,好利祸之资。
作诗颇自适,切忌在伤时。
著书亦可乐,无识莫强为。
古来闻达士,劳苦瘁四肢。
策足据要津,履险无坦夷。
所得仅毫末,所失万有奇。
不见邯郸道,黄粱一梦痴。
华亭与上蔡,失足更可悲。
功名留竹帛,如鸟过目而。
寄语青云人,一失莫可追。

【注释】

悟莫疑:悟,明白,领悟;莫,不要;疑,疑惑。

患不悟:忧虑自己不明理。

既悟苦犹疑:既然觉悟了,还是会感到疑惑痛苦。

好声莫好色,好色死之机:喜欢音乐,不要迷恋美色,迷恋美色就会走上绝路。

好酒莫好利,好利祸之资:喜欢饮酒,不要追求利益,追求利益是祸害的根源。

作诗颇自适,切忌在伤时:写诗很自在适意,但要注意不要让诗歌成为伤感时日的工具。

著书亦可乐,无识莫强为:写书也可以是一种乐趣,但如果缺乏见识,就不要勉强去做。

古来闻达士,劳苦瘁四肢:自古以来有名望的贤人都是身体力行、勤劳不懈的。

策足据要津,履险无坦夷:策马疾驰,脚踩险地,却没有平坦的路途。

所得仅毫末,所失万有奇:所得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利,而失去的东西却是无法计量的。

不见邯郸道,黄粱一梦痴:比喻富贵如梦一场,终将破灭。

华亭与上蔡,失足更可悲:华亭和上蔡,这两个地方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一旦走失就更加悲哀。

功名留竹帛,如鸟过目而:功名事业如同过目即忘的风景,转瞬即逝。

寄语青云人,一失莫可追:劝诫那些渴望飞升青云的人,一旦失误就难以挽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悟后寄少室张道士》。此诗是一首告诫人们珍惜光阴及时醒悟的诗。诗的前半部分从反面说理说明“患在不悟”、“得在失间”,后半部分则具体指出人生“得失”的关键所在。全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警世醒人。

开头二句点明题旨。首句以设问的形式提出一个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次句回答这个问题,说明人们之所以忧虑自己不明白道理,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人生短暂,应当及时醒悟的道理。

三、四句进一步申述这个道理。这两句的意思是:既然已经醒悟了,就应该对人生充满疑虑和担忧,因为人生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不加珍惜,就一定会产生遗憾和后悔。

五、六句强调了珍惜光阴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好声”和“好色”,指的是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和迷恋。而“好酒”和“好利”,则是指人们在物质享受方面的欲望。作者认为,人们应该避免这些欲望的诱惑,以免使自己陷入困境或走向毁灭。

七至十二句具体分析了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例如,有的人追求名利、沉迷于享乐,最终会导致身心疲惫甚至死亡;有的人贪图安逸、沉溺于美色之中,也会失去许多宝贵的东西;还有的人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后果等。这些现象都提醒人们要警惕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最后几句则是对那些渴望飞升成仙的人提出的警告。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就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积累经验;而且还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取得成功并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誉。因此,对于那些渴望飞升成仙的人来说,他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不要被外界的各种诱惑所迷惑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