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真乐,归田始得知。
一犁耕初雨,五月织新丝。
墙头梨枣熟,鸟雀莫令窥。
圃内蔬菜长,灌溉不失期。
秋成但得半,岂复愁朝饥。
虽曰官租急,幸免戌边陲。
晚黍况已茂,新酿日可期。
入门唤妇子,客至速为炊。

【注释】

农家有真乐,归田始得知:农家的生活乐趣,只有在归隐田园之后才能体会到。

一犁耕初雨,五月织新丝:农民在初春耕种时,得到及时的雨水;到了五月,就织出新的蚕丝来。

墙头梨枣熟,鸟雀莫令窥:墙头的梨树和枣树已经成熟,千万不要让鸟儿飞过来偷吃。

圃内蔬菜长,灌溉不失期:菜园里生长的蔬菜长势很好,灌溉不要错过时间。

秋成但得半,岂复愁朝饥:秋天收获的时候,只要能够收到一半的粮食,就不必为朝朝暮暮的食物而发愁了。

虽曰官租急,幸免戌边陲:虽然说官府的赋税很紧迫,但我还是能够避免远征边疆。

晚黍况已茂,新酿日可期:到了晚秋时节,庄稼已经长得很好,酿造的酒很快就可以拿出来招待客人了。

入门唤妇子,客至速为炊:我回到家中,叫妻子儿女赶快准备饭菜,等客人来了好招待他们。

【赏析】

《古风》是汉魏六朝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多抒发诗人对时政、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感慨,风格豪放,语言质朴。这首诗描绘了农家丰收后的喜悦生活场景,反映了作者对于农民生活的喜爱之情。

诗的开头,作者用“农家有真乐,归田始得知”一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古代社会,农民的生活往往充满了艰辛和困苦,而归隐田园后的农民则能够享受到宁静、和谐的生活。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人以“一犁耕初雨,五月织新丝”两句,具体描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农民们在初春耕种时得到了及时的雨水,使得农作物得以茁壮成长;到了五月,农民们就织出了新丝来,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物资。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农民们勤劳的品质,也反映了农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诗中的“墙头梨枣熟,鸟雀莫令窥”、“圃内蔬菜长,灌溉不失期”、“秋成但得半,岂复愁朝饥”等句子,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丰收后的喜悦情景。当果实成熟时,鸟儿们不会去偷吃;菜园里的蔬菜长得又好又快,灌溉工作也毫不马虎;秋天收获的时候,农民们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这些句子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农民们的劳动场景,营造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

尽管农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但他们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因此,诗中的最后两句“虽曰官租急,幸免戌边陲”和“晚黍况已茂,新酿日可期”表达了农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虽然官府的税收很紧迫,但农民们仍然能够免于出征戍守边疆之苦;到了晚秋时节,庄稼已经长得很好,酿造的酒很快就可以拿出来招待客人了。这些句子传达了农民们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这首诗通过对农家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们勤劳、朴实、乐观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句子也富含哲理和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或遭遇何种困难,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