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飘觱发动秋波,终古风流与恨多。
荒冢鱼灯沉宝玉,平原马首跃金戈。
天心混混蠡探海,客路茫茫公渡河。
起舞闻鸡成底事,不如青笠伴渔蓑。
【注释】
野鸡铺:地名,位于今江苏南通。
觱发:即觱篥,一种乐器。
秋波:比喻秋天的景色。
终古:永远。
鱼灯:指渔船。
鱼灯沉宝玉:形容渔船上灯火闪烁,如宝珠落水。
平原:泛指田野。
马首:指战马的头。
蠡: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入水的鸟。
公渡河:指渡过长江,泛指南方地区。
青笠:青色的斗笠。
【译文】
秋风瑟瑟,吹动着草木,也吹动着人们的悲愁和哀怨。
在荒废的墓地上,渔夫们点亮了鱼灯,仿佛是沉入了海底的宝玉,闪闪发光。
在广袤的平原上,战马高昂着头,仿佛跃起了金色的长枪。
天空中的星星点点,如同蠡鱼探海一般,让人感到无边无际。
客路茫茫,渡江远去,就像公冶长渡过黄河一样。
听到鸡叫时起身舞动,这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披着青色的斗笠,陪伴在渔夫的身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全诗以写景起兴,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结构严谨。
“寒飘觱发动秋波”,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时间是秋天,地点是野鸡铺,用一个“寒”字,既写出天气之冷,也暗含了岁月之漫长。诗人面对萧瑟的秋风,不由感叹时光易逝。紧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自然景物,“终古风流与恨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深刻反思。他看到了历史长河中的风云变幻,感受到了那些英雄豪杰的无奈和遗憾。这里的“风流”指的是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恨多”则是指那些英雄豪杰所遭遇的不幸和挫折。
接下来的两句,“荒冢鱼灯沉宝玉,平原马首跃金戈”,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景象。在荒凉的坟墓上,渔夫们点亮了鱼灯,仿佛是沉入了海底的宝玉,闪闪发光。而在广袤的平原上,战马高昂着头,仿佛跃起了金色的长枪。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为诗歌增添了色彩,也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达。
尽管诗歌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陶醉。相反,他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天心混混蠡探海,客路茫茫公渡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他看到天空中的星星点点,如同蠡鱼探海一般,让人感到无边无际。而客路茫茫,渡江远去,就像公冶长渡过黄河一样。这些诗句都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最后两句,“起舞闻鸡成底事,不如青笠伴渔蓑”,则是对前文的深化和升华。诗人在听到鸡鸣声后起身舞动,这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披着青色的斗笠,陪伴在渔夫的身边。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宁愿选择像渔夫一样的生活,也不愿为了世俗的名利而放弃自己的本真和自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抒怀诗,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