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浩浩百川腾,昏垫频嗟岁不登。
瓠子筑宫空往事,淇园楗石竟无能。
蒸黎家室随鱼腹,天地江湖剩钓罾。
侧席近闻思谠论,何人慷慨咏舂陵。
【注释】
①洪流浩浩百川腾:指黄河的波涛汹涌,河水奔腾。②昏垫(zǎn):水灾、旱灾。③瓠子:即瓠子口,在河南濮阳县西南,是黄河的一个大缺口。④淇园:指淇水之北的园林。⑤蒸黎:泛指百姓。⑥鱼腹:像鱼一样被剖开肚子。⑦侧席:坐席不正,比喻官位卑下。⑧舂陵:指西汉末年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南阳郡舂陵县。⑩何人:是谁。⑩慷慨咏舂陵:即《咏史》中“王侯豆萁不须计,得似当年卧龙石”。意谓谁能够有王侯那样高远的眼光,能像诸葛亮卧龙石那样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发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七言律诗。诗人以饱满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外敌侵扰,国家危机四伏的现状,发出了“何人慷慨咏舂陵”之感叹,并以此激励后人为国为民而献身的精神。
首联两句,诗人以浩瀚无边的黄河为背景,写出了黄河水势之大,波涛之猛,暗喻了国家的形势之严峻、政治之腐败。“昏垫频嗟岁不登”,诗人以悲愤之情表达出对国家人民遭受水患、饥荒之苦的同情。
颔联两句,诗人以瓠子口、淇园为例,说明河堤之薄弱,不能抵御洪水之侵袭,同时以鱼腹比喻人民生活之贫苦,天地江湖则暗示了国家局势之危急。
颈联两句,诗人以蒸黎家室比国家,天地江湖比天下,写尽了国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景象。